文章

SCI论文解读: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水泥弥散程度研究

2025-03-06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505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严重威胁老年群体健康,传统经皮椎体成形术依赖医生经验,存在骨水泥分布不均、渗漏风险高、手术辐射暴露量大等痛点。普爱医疗自主研发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以智能三维规划+亚毫米级导航技术,为OVCF治疗提供了精准化解决方案。最新发表在《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杂志上的国际SCI论文验证了其临床优势。

01 背景介绍
论文标题: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水泥弥散程度研究
A relevant investigation of the degree of cement diffusion after robot-assisted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作者:朱彦丞,陈海龙,李亮,杨永康,贾以时,刘畅,许小飞,阮健
通讯作者:王伯尧,刘军
发刊平台: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是美国一份专注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研究的学术期刊,由BioMed Central出版社发行。自2000年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为科研人员、临床医生及相关领域专家提供一个交流肌肉骨骼疾病预防、诊断、管理及相关科学研究的平台。

02 论文节选
❐研究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是老年人中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已成为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一种强化椎体生物力学稳定性的手术。由于该手术微创、恢复快,它已成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在C形臂影像引导下进行骨水泥注射的常规方法需要多次穿刺和透视,导致组织损伤增加、辐射暴露和潜在的并发症(如:骨水泥渗漏和持续的术后疼痛)。近年来,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使用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机器人辅助的椎弓根螺钉植入领域,与不使用机器人的方法相比,其准确性有了显著提高。然而,关于骨科手术机器人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文献较少。

 

❐ 研究样本:本研究分析了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PVP治疗的OVCF患者。该研究包括96例OVCF患者,其中48例接受PVP治疗(PVP组),48例接受机器人辅助PVP治疗(R-PVP组)。
❐ 机器人对照组手术计划和技术:(普爱医疗)骨科手术机器人配备有三维C形臂、光学跟踪系统小车、机械臂小车和各种支持手术和定位工具(图A)。在手术前,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并根据患者的定位和C形臂的移动确定三维图像的定位信息。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示踪器支架,光学定位仪,可以识别骨科定位器的跟踪球,定位并获得三维图像后,将图像从三维C形臂工作站发送到光学跟踪系统中。操作员使用系统软件为每个引导针安排最佳入口点和轨迹(图B)。
机器人手臂根据预先建立的轨迹定位在指定点上,操作员使用长柄切皮刀,沿机械臂末端引导方向切开皮肤,插入套管(图C),并在套管的引导下用电动钻驱动穿刺引导针(图D)。对侧的穿刺也重复此过程(图E)。然后根据引导针穿刺路径放置工作套管,并注射骨水泥(图F)。

❐ 数据收集:收集了OVCF患者的基线特征,包括年龄、性别、BMDT值和椎体骨折部位。从术前、术后和术后3个月随访的腰椎正侧位片上判断骨水泥的弥散程度。手术过程中,记录使用C形臂的透视次数、总辐射剂量以及是否存在骨水泥渗漏。使用VAS疼痛评分评估患者椎体骨折后的疼痛,使用ODI评分评估患者的恢复和康复情况。记录了术前、术后3天和术后3个月的VAS和ODI评分。根据术后随访CT扫描中患者病椎的横截面测量并记录了穿针的外展角度。

❐ 统计分析
分析采用SPSS 27.0版统计软件进行。对测量资料进行正态检验,结果符合正态分布。使用均值±SD来表示数据,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组进行比较。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术后骨水泥分布的因素。以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自变量,术后骨水泥分布等级为因变量。在P<0.05时,统计学差异显著。

❐ OVCF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
PVP组包括34名女性和14名男性,平均年龄为(70.79士7.91)岁,而R-PVP组包括36名女性和12名男性,平均年龄为(70.96士7.87)岁。两组在年龄和性别方面没有统计学显著差异。评估了每位患者的骨密度T值,发现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记录了骨折的分布情况,两组病椎的分布没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① 根据术后随访CT的横截面测量穿刺外展角,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② 注入骨水泥的量在PVP组中为(6.135+1.818)毫升,在R-PVP组中为(7.563+1.420)毫升,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③ R-PVP组的术中透视使用频率低于PVP组,两组之间存在有意义的统计学差异。
④两组之间骨水泥弥散的程度:使用ImageJ软件评估骨水泥的弥散程度,结果分为四类:I度代表骨水泥在正侧位片上的覆盖面积均小于50%;Ⅱ度代表骨水泥在正位或侧位片上的覆盖面积大于50%小于75%;Ⅲ度代表骨水泥在正侧位片上的覆盖面积均大于50%小于75%;IV代表骨水泥在正侧位片上的覆盖面积均超过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X线显示骨水泥的弥散。与PVP组相比,R-PVP组在术后X线片上表现出更强的在椎体中线的融合能力。

❐ 术后VAS和ODI评分用于评估临床效果
为了评估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结果,使用了VAS和ODI评分。评分在术前、术后3天和术后3个月进行。术后VAS和ODI评分显著低于术前评分(均P<0.05)。此外,术后3个月的VAS和ODI评分低于术前和术后3天的评分(P<0.05)。R-pvp组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在术后3天低于PVP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03 研究结论
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应用使椎体内骨水泥的分布更均匀,同时达到中线融合率较高。术后复查X射线和CT扫描显示,术后随访期间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低,VAS和ODI评分改善情况较好。
 

普爱医疗官方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