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背景介绍 论文标题: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水泥弥散程度研究
A relevant investigation of the degree of cement diffusion after robot-assisted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作者:朱彦丞,陈海龙,李亮,杨永康,贾以时,刘畅,许小飞,阮健 通讯作者:王伯尧,刘军 发刊平台: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 OVCF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
PVP组包括34名女性和14名男性,平均年龄为(70.79士7.91)岁,而R-PVP组包括36名女性和12名男性,平均年龄为(70.96士7.87)岁。两组在年龄和性别方面没有统计学显著差异。评估了每位患者的骨密度T值,发现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记录了骨折的分布情况,两组病椎的分布没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① 根据术后随访CT的横截面测量穿刺外展角,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② 注入骨水泥的量在PVP组中为(6.135+1.818)毫升,在R-PVP组中为(7.563+1.420)毫升,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③ R-PVP组的术中透视使用频率低于PVP组,两组之间存在有意义的统计学差异。
④两组之间骨水泥弥散的程度:使用ImageJ软件评估骨水泥的弥散程度,结果分为四类:I度代表骨水泥在正侧位片上的覆盖面积均小于50%;Ⅱ度代表骨水泥在正位或侧位片上的覆盖面积大于50%小于75%;Ⅲ度代表骨水泥在正侧位片上的覆盖面积均大于50%小于75%;IV代表骨水泥在正侧位片上的覆盖面积均超过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