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有个幸福的结局是因为我们有一个顽强的队伍,坚持到最后。如何区分固执和顽强?顽强就是对别人的批评抱着开放的心态,反省自己为什么没有让大家信服。针对所有的问题一遍遍的做新的实验、新的分析,努力每一次用数据分析而不是偏见来说服评委。从163页、到192页、到167页到最后148页纸的rebuttal,我们必须感谢这些苛刻但是公正的评委,他们不断的磨砺才让我们真正提炼出完整的思想和有说服力的证明。
我们其实永远也不知道下一步会是怎么样,只要遵循基本原则和小心的求证,也许偶尔会遇到无法想象的惊喜,这也是科学的最大魅力吧。”
——陈良怡教授
11月16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李浩宇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陈良怡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权威杂志《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在线发布了论文《稀疏解卷积增强活细胞超分辨荧光显微镜的分辨率》(Sparse deconvolution improves the resolution of live-cell super-resolution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Nature Biotechnology 做为 Nature的子刊影响因子一度超过其主刊,2020年影响因子为54.908,只发表对生命科学领域有重大突破的工程技术。
活细胞超分辨率(SR)显微镜空间分辨率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可收集的最大光子通量。
研究团队结合自主研发的超分辨率结构光(SIM)系统,实现目前活细胞光学成像中最高空间分辨率(60nm)下,速度最快(564Hz)、成像时间最长(1小时以上)的超分辨成像。
结合商业转盘式共聚焦超分辨率显微镜,实现四色、三维、长时间的活细胞超分辨成像
研究成果:通过稀疏解卷积真正提高共聚焦和 STED 显微镜的空间分辨率
该技术框架也被证明适用于目前多数荧光显微镜成像系统模态,均可实现近两倍的稳定空间分辨率提升,为精准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了新一代生物医学超分辨影像仪器,使未来大幅度加速疾病模型的高精度表征成为可能。
超维景生物科技再次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李浩宇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陈良怡教授团队在光学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感谢每一位科研人为科研工作的付出与努力。
超维景将会在创始人陈良怡教授的影响下以成为中国前沿技术孵化及产业转化的开拓者为使命,创建世界领先的高端生物医学影像设备公司。
注: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赵唯淞、北京大学博士后赵士群、李柳菊为共同第一作者,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浩宇教授和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陈良怡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共同作者还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谭久彬院士、刘俭教授,北京大学毛珩博士,生科院成像平台单春燕博士和华南师范大学刘彦梅教授。参与合作的实验室包括武汉大学宋保亮教授、北京大学陈兴教授、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丁宝全教授和生物物理所纪伟教授等。
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杰出青年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中国科协青年托举工程,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青,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自然基金委和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计划等项目资助,得到北京大学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麦戈文脑研究所、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支持,也是多模态跨尺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