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细胞角蛋白标记物在肺癌、间皮瘤和胸腺瘤诊断中的应用

2025-07-11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212

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精准诊断对治疗方案选择和患者预后意义重大。在肺癌诊断过程中,细胞角蛋白(CK)标记物凭借其独特的表达特性,为肿瘤的鉴别与分类提供了关键信息。

细胞角蛋白概述
细胞角蛋白是上皮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超过 20 种,依据酸碱属性分为碱性 / I 型(CK 1 - 8)和酸性 /Ⅱ 型(CK 9 - 20),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低分子量(LMW)和高分子量(HMW)CK。不同类型的 CK 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呈现出特异性的表达模式,这使得它们成为肺癌诊断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广谱 CK 染色在肺癌诊断中的关键作用
广谱 CK 染色在肺癌诊断中发挥着关键作用。AE1/AE3、KL1、MNF116 和 OSCAR 等鸡尾酒抗体,能够与不同类型的 LMW CK 和 HMW CK 发生反应。在肺癌诊断场景中,对于形态学未分化的肿瘤,若呈现弥漫性和强细胞质 CK 染色阳性,基本可确定癌的诊断。在腺癌和鳞癌中,广谱 CK 染色显示弥漫性胞质阳性;小细胞癌则以核周和点状表达为特征,但也可能出现弥漫性细胞质染色。然而,部分淋巴瘤、滑膜肉瘤等肿瘤也会表达 CK,此时就需要借助其他谱系特异性标记物进行进一步鉴别诊断。

CK 标记物在肺癌亚型诊断中的特点与局限

1.CK5/6 与肺鳞癌诊断
在肺癌的具体亚型诊断中,不同 CK 标记物各有其特点和局限性。CK5/6 在肺鳞癌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它能对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基底细胞进行染色。在手术标本诊断中,CK5/6 对鳞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可达 98% 和 82% ,但弥漫染色时敏感性降至 90%,特异性升至 97%。由于在腺癌中也有 18% 的表达率,且在间皮细胞和间皮瘤中同样表达,所以不能单独用于肺鳞癌的诊断,需要结合如 p40 等更敏感和特异的标记物。

2.CK7 的应用局限
CK7 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虽然它在支气管上皮等多种细胞中表达,且几乎能染所有的肺腺癌(黏液腺癌阳性率稍低),但超过 1/3 的鳞癌也呈 CK7 阳性,这大大降低了其对肺内谱系区分的特异性。因此,不推荐将 CK7 用于鉴别腺癌和鳞癌。对于 CK7 弥漫性阳性,但 TTF1 和 p40 均阴性的非小细胞癌,不能简单诊断为 “可能腺癌”,而应称为非小细胞癌,非特指(NSCC,NOS)。此外,CK7 也无法用于区分肺腺癌和间皮瘤,因为大约 90% 的上皮样间皮瘤也会强表达 CK7。

3.CK 标记物与小细胞肺癌诊断
在小细胞肺癌(SCLC)的诊断中,CK7 和 CK5/6 作用有限,CK7 在小细胞癌中多呈阴性或局部阳性,仅约一半的 SCLC 会染色。相比之下,广谱 CK 更适用于 SCLC 的诊断。而 CK20 在肺癌诊断中,主要与具有黏液性特征的肺腺癌相关,浸润性黏液性腺癌、胶样癌和肠型腺癌等通常会共同表达 CK20 与 CK7,不过 CK20 在 SCLC 中主要为阴性,仅约 10% 的病例呈阳性,遇到此类情况需加做其他免疫组化检测以排除转移性 Merkel 细胞癌。

CK 标记物在间皮瘤和胸腺瘤诊断中的价值

1.间皮瘤诊断中的 CK 标记物
在间皮瘤和胸腺瘤的诊断方面,CK 标记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广谱 CK 如 AE1/AE3、CAM52 和 MNF116 等,可识别几乎所有的上皮样间皮瘤和大多数肉瘤样间皮瘤,CK5 或 CK5/6 也有助于上皮样间皮瘤的诊断,但对肉瘤样间皮瘤敏感性较低。

2.胸腺瘤诊断中的 CK 标记物
在胸腺瘤诊断中,广谱 CK 和 CK19 在皮质和髓质上皮细胞中表达,不同类型胸腺瘤对 CK 的表达存在差异,这有助于胸腺瘤与其他纵隔病变的鉴别诊断。

细胞角蛋白标记物在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大多数 CK 缺乏特异性,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肿瘤的形态学特征、患者的临床信息以及其他相关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对于肺癌小活检病例,为节省肿瘤组织用于后续分子检测,不建议常规使用广谱 CK。深入理解 CK 染色模式和表达谱,合理运用 CK 标记物,能够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产品信息


杭州斯达特 (www.starter-bio.com)志在为全球生命科学行业提供优质的抗体、蛋白、试剂盒等产品及研发服务。依托多个开发平台:重组兔单抗、重组鼠单抗、快速鼠单抗、重组蛋白开发平台(E.coli,CHO,HEK293,InsectCells),已正式通过欧盟98/79/EC认证、ISO9001认证、ISO13485。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