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公众号:Of Studies 作者:Of Studies
目前获批用于临床的CAR T细胞产品均为自体产品,然而在很多患者中获取足够数量的自体T细胞可能较为困难,且这些T细胞可能存在功能障碍,最终可能降低其疗效。此外,自体产品的生产需要数周时间,且每个产品仅能用于一名患者。相比之下,异体CAR T细胞可以利用单一健康供体的T细胞为多名患者生产,能够针对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优化,可即时用于治疗,因此也可能更具成本效益。
尽管存在这些潜在优势,但由于需要应对诸如避免移植物抗宿主病和宿主介导的移植物排斥等挑战,异体CAR T细胞的发展落后于自体产品。
通过一篇综述了解异体CAR细胞产品在未来几年内的潜力、迄今为止取得的进展以及克服剩余障碍的策略。
主要内容
1、各种现货型CAR细胞产品所需的基因编辑策略

a. 避免GVHD:通过敲除T细胞受体(TCR)的基因(如TRAC、TRBC1和/或TRBC2),可以减少供体T细胞对宿主细胞的攻击,从而降低GVHD的风险。
b. 避免宿主介导的移植物排斥:MHC I和MHC II分子的敲除:通过敲除编码MHC I(如B2M)和MHC II(如CIITA)的基因,可以减少宿主免疫系统对供体CAR T细胞的识别和攻击。
c. 促进淋巴细胞耗竭:通过敲除CD52基因,使CAR-T细胞能够抵抗抗CD52单克隆抗体(如阿仑单抗)的清除作用,从而在使用阿仑单抗进行淋巴细胞耗竭时,不会被意外清除。
d. 防止CAR T细胞自相残杀(Fratricide):敲除靶向T细胞抗原,如CD5和/或CD7的敲除,可以防止CAR T细胞在靶向这些抗原时自相残杀。
e. 避免CAR-T细胞耗竭:如PD-1和TIGIT的敲除,可以减少免疫抑制信号,增强CAR T细胞的持久性和活性。
f. 提供细胞因子支持:如IL-15的表达,可以增强CAR T细胞的扩增和持久性。
2、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制备的异基因 CAR T 细胞的临床试验


3、已采用的不同基因编辑技术被用于制造多重编辑的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产品。
4、目前正在招募或近期已完成的评估同种异体 CAR-T 细胞的临床试验
5、基于嵌合抗原受体的细胞疗法的细胞类型及其在异基因应用方面的潜力

通用型免疫细胞:
- 供者T细胞
- γδT细胞
- NK细胞
- 巨噬细胞
- iNKT细胞
- iPS来源细胞
6、有关通用异基因嵌合抗原受体细胞产品的已发表临床试验


表中详细列出了通用型细胞目前在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异体CAR免疫细胞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 产品供应增加
- 降低或消除生产失败风险
- 适用人群更广泛
- 可实现即时“off the shelf”
- 优化和选择特定细胞类型
- 可扩展性增强
劣势
-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潜在风险
- 自身免疫风险可能增加
- 进一步编辑可能增加突变或脱靶毒性的风险
- 异体产品在体内的持久性可能降低
- 因T细胞缺乏(针对T细胞恶性肿瘤的CAR细胞产品)和/或血液学恢复(移植物抗骨髓效应)而更可能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小结
通用型细胞中,T细胞、NK细胞、iPS细胞、γδ T细胞、巨噬细胞和iNKT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各有其优势和挑战;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需要进一步优化这些细胞的生产和基因编辑技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同时降低成本,使更多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