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半衰期?
是的!你体内的蛋白质是有寿命滴~处于不断合成与降解的动态平衡中。
本期,我们一起来看看蛋白质半衰期的监测方案有哪些?
Section.01
蛋白质也有半衰期!
蛋白质的......半衰期?是的!这是一个通用术语。
在物理学中,半衰期 (Half-life) 是描述放射性核素衰变速率的一个基本概念,指放射性核素衰变至原有数量一半所需的时间。当然,这也是我们最熟知的。而在蛋白质稳态中,蛋白质半衰期也是十分重要的!先看图!
图 1. 蛋白质半衰期示意图[1]。
在所有细胞中,蛋白质不断地合成和降解,这一动态过程称为蛋白质周转 (protein turnover),以维持蛋白质稳态。在此过程中,旧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随后通过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被新蛋白质取代[1][2]。
图中的 T1/2 就是指蛋白质的半衰期 (Protein half-life) —— 即蛋白质降解一半所需的时间,是衡量蛋白质动态变化的重要指标,反映了蛋白质在细胞内的稳定性[3]。一般来说,蛋白质的半衰期越短,说明其降解速度越快,蛋白质“寿命”也就越短;半衰期越长,降解速度则越慢,蛋白质“寿命”也就相对较长。
本期为大家介绍研究蛋白质降解的常用方法——环己酰亚胺 (CHX)。
Section.02
CHX 追踪分析
环己酰亚胺
环己酰亚胺(Cycloheximide, CHX) 是一种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可以与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核糖体 60S 亚基的 E-位点结合,阻断核糖体易位过程并阻止新蛋白质的合成,而细胞中已有的蛋白质逐渐降解,通过测定降解速率能检测细胞中特定蛋白质的变化过程。
自 1947 年从 Streptomyces griseus 中被发现以来,CHX 广泛用于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4]。CHX 可阻断蛋白质翻译。随后,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免疫印迹法检查目标蛋白质“追踪”水平的降低情况。可以通过同时监测控制稳定的内源性蛋白质 (例如,微管蛋白或肌动蛋白) 的丰度来标准化生成的降解曲线[5]。
图 2. CHX 追踪分析[5]。
作为蛋白质翻译阻滞剂,CHX 操作简便,无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不需要考虑正在进行的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并且可以进行高通量筛选喔~
实验验证
MCE 独家验证
为了检测 HCT 116 细胞中 CHX (HY-12320) 对 MDM2、c-Myc 蛋白的稳定性影响,利用 CHX 免疫印记分析 MDM2、c-Myc 蛋白稳定性。结果表明,CHX 促进 MDM2、c-Myc 蛋白的降解,并且表现出不同批次间的一致性。
图 3. CHX 抑制MDM2、c-Myc 蛋白的表达。
(A) 用HCT 116 细胞分别用 10 μg/mL 和 100 μg/mL 的 CHX 处理 0、2、4、6 和 8 小时,通过 Western blot 检测 MDM2 和 c-Myc 的表达。(B) HCT 116 细胞用 10 μg/mL 的 CHX 处理 0、2、4 和 6 小时,通过 Western blot 检测不批次间 MDM2 和 c-Myc 的表达。
CHX 追踪案例
CHX 可用于测定不同条件下蛋白质稳定性/半衰期的变化,例如敲除与野生型、过表达或敲低的情况。
以文献研究为例,为了检测 shCtrl 或 shAHI 1 转染的 A549 细胞中 CHX 对 Tyk2 蛋白的稳定性影响,利用环己酰亚胺 (CHX) 免疫印记分析 Tyk2 蛋白稳定性[6]。
产品推荐 |
Cycloheximide (CHX) (HY-12320) 环己酰亚胺,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
蛋白酶体抑制剂 |
蛋白酶体抑制剂 |
20S 蛋白酶体抑制剂 |
自噬抑制剂;PI3K 抑制剂 |
20S 蛋白酶体抑制剂 |
自噬晚期阶段抑制剂;V-ATPase 抑制剂 |
可用于人、猴背景下的 WB、ICC/IF、IHC-P 实验 |
用于人、小鼠、大鼠背景下 WB、ICC/IF、IP 实验 |
[1] Ross AB, et al. Proteome Turnover in the Spotlight: Approaches, Applications, and Perspectives. Mol Cell Proteomics. 2021;20:100016.
[2] Fornasiero EF, et al. Determining and interpreting protein lifetimes in mammalian tissues. Trends Biochem Sci. 2023 Feb;48(2):106-118.
[3] Ghosh R, et al. Protein and Mitochondria Quality Control Mechanisms and Cardiac Aging. Cells. 2020 Apr 10;9(4):933.
[4] Zhang B, et al. Overproduction of lactimidomycin by cross-overexpression of genes encoding Streptomyces antibiotic regulatory proteins.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16 Mar;100(5):226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