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借助倒置荧光显微镜MF53-N发现高血压新靶点
2025-09-17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47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引发的血管重构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的关键环节。
近日,中国药科大学朱国庆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影响因子16.0)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高血压血管重构的新机制,并指出潜在治疗靶点。在该研究中,明美倒置荧光显微镜MF53-N为细胞迁移实验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01研究亮点
该团队首次发现,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会释放一类名为“外泌颗粒(exomeres, EMs)”的非囊泡性纳米颗粒,通过转运骨桥蛋白(osteopontin)激活下游整合素αVβ3/FAK/PI3K/AKT,从而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增殖与迁移,加剧血管重构和高血压进程。
02技术支撑
研究中采用Boyden小室实验与伤口愈合实验(划痕实验)对VSMCs的迁移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
实验的成功离不开明美的倒置荧光显微镜MF53-N,协助团队验分别在0小时和24小时拍摄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细胞的迁移距离。
其高清成像与超长工作距离的特点帮助研究人员简单清晰地观察到血管平滑肌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迁移变化,为高血压血管重构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MF53-N是明美一款经典的研究级倒置荧光显微镜,配置长工作距离平场消色差物镜与大视野目镜。拥有明场、相差、荧光等多种观察方式,配备6孔荧光附件,更换拆卸便捷,同时采用转盘式结构设计,切换方便。可观测DAPI、FITC、TRITC、Alexa Fluor系列、Cy3系列等常见荧光染料,在CTC检测、FRET、细胞免疫等领域应用广泛。
03意义与展望
朱国庆教授团队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外泌颗粒(Exomeres)在高血压血管重构中的作用,还提出了骨桥蛋白作为潜在干预靶点的理论依据。
团队发现,通过干预外泌颗粒的转运功能或抑制骨桥蛋白的表达,可以有效减轻血管重构,减缓高血压的进展。这一发现为未来的高血压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是针对血管重构的精准治疗。
明美光电的MF53-N倒置荧光显微镜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稳定性能和成像质量,为高水平科研推进提供了重要设备保障。
从机制探索到靶点验证,从基础到临床,中国药科大学团队的这项研究展示了多学科交叉与技术支撑在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未来,明美显微镜将继续助力科研学者们,在生命科学前沿领域不断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