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骨髓组织空间转录组实验的样本制备及步骤技巧

2025-09-19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74

骨髓组织空间转录组实验总遇坎?
脱钙担心伤 RNA、切片老脱片、数据质量上不去…… 别愁!
这份骨髓组织空转制备实验流程指南来救场,逐步骤拆解关键操作,让您的研究少走弯路!

1、骨髓组织样本如何制备?
(1)样本采集
骨髓组织 “新鲜度” 是 RNA 质量的关键,样本离体后需 30 分钟内完成固定,杜绝 RNA 降解!小鼠样本需取股骨、胫骨等部位,沿冠状面或矢状面切开以暴露骨髓;人骨髓组织样本则要重点关注组织厚度,避免影响固定液渗透效果。
 
(2)固定环节
推荐使用 4% 多聚甲醛进行固定,其纯度高、背景信号低,不仅能减少组织收缩,对脂肪和各类酶的固定效果也更优,尤其适配免疫荧光、荧光原位杂交等精细实验。
特别注意:固定后需用流水冲洗过夜,彻底去除残留固定液,为后续操作排除干扰。
 
(3)脱钙处理
骨髓组织含钙化成分,脱钙是成功切片的基础,建议选用 0.5M EDTA(pH7.5)温和脱钙,4℃条件下结合磁力搅拌或摇床处理 3-14 天,期间每 2-3 天更换一次脱钙液。
脱钙终点判断:用尖镊子或针尖轻戳组织,若能轻松扎透或组织明显变软,即可停止脱钙,避免过度处理损伤组织。
 
(4)脱水与包埋
脱水步骤需用梯度乙醇(50%-100%)逐步处理,其中 70% 乙醇可在 4℃下过夜;95%、100% 等高浓度乙醇则需严格把控处理时间,防止组织变脆影响后续切片。
包埋时按常规石蜡包埋流程操作,但要格外注意骨髓组织的摆放方向,确保切片时能完整暴露目标研究区域。
     
2、骨髓组织切片和防脱的技巧是什么?
(1)切片厚度
骨髓组织切片易脱片,建议将厚度控制在 4μm(常规 FFPE 样本多为 5μm),既能降低脱片风险,又能保障基因捕获效率,兼顾实验稳定性与数据质量。
 
(2)防脱片技巧
  • 优先选用官方推荐的防脱载玻片,从材质上增强组织与玻片的黏附力,减少脱落隐患;
  • 适当延长烤片时间,让组织与玻片贴合更紧密,提升后续操作中的稳定性;
  • 脱蜡、杂交等操作需 “温柔进行”,加液时放缓速度,避免液体冲击导致组织脱落。

3、骨髓组织切片质控的标准是什么?
DV200
定义:以长度>200 核苷酸的 RNA 片段占比来衡量,可直观反映 RNA 的完整程度。
标准:合格线为 DV200>30%,一旦低于该数值,后续实验建议暂停或重新制备样本。       

4、总结:搞定骨髓组织空间转录组实验,3 个核心要点记牢
“优先守护 RNA”:从固定到脱钙的全流程,都要把减少 RNA 损伤放在第一位,DV200 作为核心指标,必须严格把控; 
脱片问题重点破:切片厚度、防脱载玻片挑选、操作时的轻柔程度,这些细节是保障数据完整的关键; 
流程调整要灵活:依据样本类型(小鼠 / 人)、实验目标(常规检测 / 精细分析)适配方法,别生搬硬套模板。
   
骨髓组织空间转录组实验虽有挑战,但吃透这些流程和技巧,就能让研究事半功倍!收藏这份指南,下次实验直接照着操作,用高质量数据为你的科研加分!

原文点击:空间组学样本制备指南 | 骨髓组织样本怎么制备?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