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细胞培养中细胞传代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025-09-22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35

细胞传代是细胞培养中维持细胞活性和增殖的关键操作,通过将密集生长的细胞分散后接种到新的培养容器中,为细胞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和营养,避免细胞因接触抑制或营养耗尽而停止生长甚至死亡。以下是关于细胞传代的详细介绍:
 
一、细胞传代的基本原理
 
大多数贴壁生长的细胞(如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在生长至80%-90% 汇合度(即细胞铺满培养容器底面的比例)时,会因空间不足和营养消耗出现生长停滞,此时需通过胰蛋白酶等消化酶使细胞脱离基质,分散成单个细胞后,按一定比例接种到新的培养瓶中,实现传代。
 
悬浮生长的细胞(如某些淋巴细胞)虽无需消化,但当细胞密度过高时,也需通过稀释后转移到新容器中传代。
 
二、细胞传代的操作步骤(以贴壁细胞为例)
 
1、准备工作
 
试剂:完全培养基(含血清和抗生素)、胰蛋白酶(常用 0.25% 胰酶 - EDTA 混合液,EDTA 辅助细胞脱离)、PBS 缓冲液(无钙镁离子,避免影响胰酶活性)。
 
器材:超净工作台、培养瓶 / 皿、移液枪及枪头、离心管、酒精灯等,需提前灭菌并在超净台内紫外线消毒 30 分钟。
 
细胞状态检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汇合度,确认无污染(如无悬浮杂质、培养液清澈),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形态完整、透亮)。
 
2、具体操作
 
弃去旧培养基:倾斜培养瓶,轻轻吸去或倒出旧培养液,避免直接冲击细胞层。
 
洗涤细胞:加入适量 PBS(如 T25 培养瓶加 2-3mL),轻轻晃动后弃去,目的是洗去残留血清(血清会抑制胰酶活性)。
 
消化细胞:加入适量胰酶(覆盖细胞层即可,如 T25 瓶加 1-2mL),37℃培养箱中静置 1-3 分钟(不同细胞消化时间不同,需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变圆、间隙增大即消化完成)。
 
终止消化:加入等量或过量的完全培养基(含血清),终止胰酶作用,用移液枪轻轻吹打细胞层,使细胞分散成单细胞悬液。
 
计数与接种:取少量细胞悬液计数,按所需密度(如 1×10⁵-5×10⁵个 /mL)接种到新的培养瓶中,加入适量完全培养基,轻轻摇匀,标记细胞名称、传代日期和代数。
 
培养:将新接种的细胞放入 37℃、5% CO₂培养箱中培养,次日观察细胞贴壁和生长情况。
 
三、关键注意事项
 
1、消化时间控制
 
胰酶消化过度会损伤细胞(导致细胞膜破裂),消化不足则细胞分散不完全(成团生长,影响传代效率)。需根据细胞类型调整时间(如上皮细胞较易消化,成纤维细胞可能需更长时间)。
 
2、避免污染
 
操作全程在超净台内进行,严格无菌操作:手消毒、器材火焰灼烧(如瓶口)、避免试剂瓶口接触其他物品。
 
若发现培养液浑浊(细菌污染)、出现白色 / 黑色斑点(真菌污染),需立即丢弃细胞,避免污染扩散。
 
3、传代比例
 
根据细胞生长速度调整传代比例(如快速生长的细胞 1:5-1:10 传代,慢速生长的细胞 1:2-1:3 传代),确保传代后细胞有足够空间生长,避免密度过高或过低。
 
4、细胞代数管理
 
原代细胞和有限传代细胞有寿命限制,需记录传代次数,避免过度传代导致细胞形态改变或功能异常。无限细胞系虽可长期传代,但也需定期冻存,防止突变。
 
四、悬浮细胞传代的特殊点
 
无需胰酶消化,直接将培养瓶中的细胞悬液转移至离心管,1000-1500rpm 离心 5 分钟,弃上清,加入新鲜培养基重悬细胞,按适当比例接种到新培养瓶即可。
 
细胞传代是细胞培养的基础技术,熟练掌握操作细节(如消化时间、无菌控制)是保证细胞活力和实验重复性的关键。不同细胞类型的特性差异较大,建议根据具体细胞的培养手册调整操作参数。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