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质构仪在载药微针检测中的应用

2025-10-16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83

微针是一种尺寸在微米级(通常针体高度 50-1000μm,直径 10-50μm)的微型针状结构,核心特点是 “微创” 与 “功能性”,既能突破微小尺度下的物理屏障(如皮肤角质层、生物膜),又可结合载药、传感等功能,广泛用于医疗、美妆、生物检测等领域。

载药微针
修复微针
美妆护肤类微针
生物检测类微针

最常见的医用类型,针体或针端负载药物(如小分子药、疫苗、胰岛素等),通过刺入皮肤角质层(不触及真皮层神经,几乎无痛)实现经皮给药,避免口服药的肝脏首过效应或注射药的创伤。
如用于皮肤瘢痕、皱纹修复的微针,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微小创口,刺激皮肤自身的修复机制(如胶原蛋白再生),部分会搭配生长因子等活性成分提升效果。
多为家用或院线级产品,材质常为可溶解型(如透明质酸、海藻酸钠)或硅酮材质,通过轻微穿刺皮肤角质层,打开 “吸收通道”,帮助后续护肤品(如美白、抗衰成分)渗透,比传统涂抹方式吸收效率更高。
又称 “传感微针”,针体集成传感器(如电化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刺入皮肤或组织后,可实时检测体内的代谢指标(如血糖、乳酸),无需传统抽血,适用于连续生理监测。

保圣质构仪(TA.XTC-20等多种型号)作为一种能够精准量化材料力学特性与感官属性的专业设备,其通过模拟人体接触过程(如按压),可获取屈服力、屈服位移、样品高度等客观数据,为微针质构性能的评估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

样品高度一致性好,屈服力整体处于 “有效穿刺 - 低疼痛” 的适配区间,无极端不合格样品,批量生产的基础质量稳定。检查微针制备过程(如材质混合、固化温度、模具精度),减少因 “材质密度不均” 或 “模具细微偏差” 导致的屈服性能差异

增加 “断裂力” 和 “穿刺模拟皮肤测试”(如猪皮、人工角质层),结合屈服力数据,全面评估微针 “从穿刺到释药” 的完整机械性能,避免仅依赖屈服指标导致的评价片面性。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