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利用靶向癌细胞的抗体对γδ T细胞进行化学工程化以增强肿瘤免疫治疗

2025-11-04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35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学部林坚研究员/陈龙副研究员联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陈兴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科主任郭红燕教授在γδ T细胞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IF=17.1、一区期刊)上。

γδ T细胞作为独特的 T 淋巴细胞亚群,凭借不依赖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识别肿瘤抗原、可进行异体输注且无移植物抗宿主病风险等优势,在过继性细胞治疗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已被证实能在体外和体内发挥抗肿瘤活性,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然而,传统体外扩增的未工程化 γδ T 细胞存在明显瓶颈:一方面,肿瘤靶向效率低,难以精准定位并作用于肿瘤细胞;另一方面,输注细胞的活化能力有限,导致临床治疗获益不佳。为突破这些限制,虽有研究尝试将嵌合抗原受体(CAR)工程化改造应用于 γδ T 细胞,但基因工程技术不仅成本高昂,还存在大规模生产耗时的问题。与此同时,细胞表面化学工程作为调控免疫细胞功能的灵活策略,已在自然杀伤细胞、αβ CAR-T 细胞等研究中展现潜力,因此,探索通过化学工程手段为 γδ T 细胞赋予肿瘤靶向功能,以提升其抗肿瘤活性并简化生产流程,成为解决当前 γδ T 细胞治疗困境的关键方向。


基于此,本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代谢糖标记与点击化学的 γδ T 细胞表面化学工程策略,确定细胞表面唾液酸(作为细胞表面聚糖的末端糖)为抗体锚定的最佳位点,并利用快速代谢糖标记(fMGL)技术,将抗 PD-L1 纳米抗体(αPD-L1)高效、稳定地偶联到 γδ T 细胞表面,构建出 αPD-L1-γδ T 细胞偶联物。功能验证显示,该偶联物在体外对 PD-L1 阳性癌细胞系(如卵巢癌细胞 OVCAR-8、A2780-DDP 等)及患者来源的原发性癌细胞均表现出显著增强的杀伤活性,机制上通过结合 PD-L1 靶向肿瘤细胞并诱导其焦亡实现;在卵巢癌腹腔转移小鼠模型中,αPD-L1-γδ T 细胞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小鼠生存期,且可通过 CCR5/CCL5 信号轴招募并激活 CD8⁺ T 细胞,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进一步强化抗肿瘤免疫应答。此外,该化学工程策略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用于偶联不同功能分子(如 GFP、DNA 适配体等),且避免了基因工程的高成本与复杂性,为 γδ T 细胞过继性细胞治疗的优化提供了新平台,对推动癌症 “活体药物” 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中,为评估αPD-L1-γδ T 在卵巢癌腹腔转移小鼠模型中对肿瘤生长的影响,采用了广州博鹭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AniView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进行观察。实验结果显示,载体(PBS)处理组小鼠体内肿瘤生物发光信号持续增强,表明肿瘤持续生长,且小鼠体重随肿瘤进展呈明显下降趋势,反映肿瘤生长对小鼠机体的消耗,导致整体健康状态恶化。未工程化γδ T细胞处理组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生长,使生物发光信号增强趋势减缓,但抑制效果有限;而αPD-L1-γδ T 细胞处理组小鼠的肿瘤生物发光信号显著弱于前两组,且随时间推移抑制效果更明显,此外后两组均维持了更好的体重,这证明αPD-L1-γδ T 细胞在体内对 PD-L1 阳性卵巢癌腹腔转移肿瘤的生长具有更高效的抑制作用,进一步验证了该细胞偶联物的体内抗肿瘤活性优势。

图片
图片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nsr/nwaf256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