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GLP-1药物Orforglipron的技术核心、作用机制及研发进展的介绍
2025-11-11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229
在GLP-1受体激动剂竞争白热化的当下,礼来公司的Orforglipron (LY-3502970) 以其“首个成功完成Ⅲ期临床的口服小分子” 身份,带来了里程碑式的突破。这不仅预示着给药途径的革新,更可能重塑代谢性疾病治疗的市场格局。
一、技术核心:小分子口服制剂的差异化优势
与目前主流的肽类GLP-1RA(如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不同,Orforglipron是一种非肽类、低分子量化合物。其技术优势在于:
给药途径革命:每日一次口服,无需注射,显著降低治疗门槛与患者心理负担,有望极大提升长期用药的依从性。
用药便捷性:不受进餐条件限制,进一步简化了用药流程。
二、作用机制与药代动力学特征
作为GLP-1受体部分激动剂,Orforglipron通过以下机制发挥降糖与减重效应:
-促进胰岛素分泌
-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
-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
Orforglipron 虽为小分子,但能有效激活 GLP-1 信号通路,其药代动力学特性使其在口服后即可产生稳定的系统暴露水平。
三、关键临床数据
Ⅱ期临床(发表于《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肥胖/超重人群(无T2DM):36周治疗后,平均9%至12%的体重下降。
-2型糖尿病人群:HbA1c降低1.3%-1.6%,伴随着体重减轻7%-8%。
Ⅲ期临床(2025年公布):
ATTAIN-1 试验(肥胖/超重 ≥ BMI 27 kg/m²,无糖尿病)显示,36 mg 组患者 72 周平均减重 12.4%(约 27 磅),达到 ≥ 10% 减重者 59.6%。
ACHIEVE 项目(2 型糖尿病)中,40 周 HbA1c 平均下降 1.6%,体重下降约 7.9%,优于安慰剂和部分现有口服对照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轻中度恶心、呕吐及腹泻,未观察到显著肝毒性或心血管不良信号。
四、研发进展与市场展望
目前,礼来计划于 2025 年底启动肥胖适应症的全球注册申请,并预计在 2026 年提交 2 型糖尿病适应症。业内普遍认为,Orforglipron 的上市将进一步拓宽 GLP-1 药物市场,尤其在口服便利性方面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
然而,与注射型 Tirzepatide 或 Semaglutide 相比,其最大减重幅度仍略低,且长期心血管获益与安全性尚待验证。
总体而言,Orforglipron 标志着 GLP-1 治疗从“注射时代”向“口服时代”过渡的重要里程碑,其成功或将推动 GLP-1 机制在代谢性疾病中的更广泛应用。
格宁生物GLP-1R细胞系
格宁生物提供不同表达量的GLP-1R细胞系,可用于GLP-1R 部分激动剂活性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