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HCT116、HT-29、SW620、LoVo结肠癌细胞系培养合集

2025-11-25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35

《细胞探险队》旅程更新!继T(Jurkat、CTLL-2、MT-4、HuT-78)、B(Raji、Daudi、Ramos、DB)淋巴细胞系、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THP1、MH-S、J774A.1)、NK细胞系(NK-92、NK-92MI、YT)、成纤维细胞系(3T3-L1、3T6-Swiss albino、NCTC、HFF-1)、神经肿瘤细胞系(SH-SY5Y、SK-N-AS、BT325、SHG-44)、乳腺癌细胞系培养合集(MCF7、T-47D、MDA-MB-231、ZR-75-1)、肝癌细胞系培养合集(HepG2、SMMC-7721、Hep3B、Huh-7)后,这次探索的是结肠癌细胞系!紧跟《细胞探险队》,开启细胞培养的奇妙之旅:覆盖上百种细胞系,积累干货经验和技巧,让细胞培养不再难。

HCT116

01 名称
HCT116(人结肠癌肿瘤细胞)

02 别称
HCT-116; HCT.116; HCT_116

03 简介
HCT116细胞是1979年Brattain M等人从患结肠癌的男性病人中分离建系的3株细胞之一。该细胞在RAS原癌基因第13密码子上发生突变,并且在裸鼠中具有致瘤性。

04 种属

05 组织来源
结肠

06 生长特性
贴壁细胞

07 细胞形态
上皮细胞样

08 应用
肿瘤微环境互作机制解析;肿瘤侵袭、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研究;结肠癌药物筛选以及波形蛋白中间丝动态研究

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细胞库

09 培养条件
(1)完全培养基配方:McCoy's 5A(SH30270.01)+ 10% FBS(SV30208.02)+1%双抗(SV30010
(2)温度:37°C;
(3)气相:5%CO2

10 换液频率
2-3次/周

11 传代周期
3-4天

12 传代比例
1:3-1:8;建议接种密度2×10⁴-4×10⁴个/cm²

13 冻存液配方
90%完全培养基+10%DMSO(abs9187)或商品化细胞冻存液(130-129-552

14 注意事项
(1) HCT116为上皮样贴壁细胞,呈多边形,排列规则,若出现大量梭形细胞(可能发生 EMT)或大小不一的细胞(可能出现异质性增殖),需及时更换为冻存的早期代数细胞。
(2) HCT116细胞贴壁不牢固,轻微晃动培养瓶即可见大量圆形、透亮的细胞从瓶底脱落悬浮于培养液中。这是HCT116的正常现象,并非全部是死细胞。在换液或传代时,切勿将这些悬浮细胞全部弃去。
(3) HCT116使用McCoy's 5A基础培养基,但部分研究提及DMEM高糖培养基也可使用,但需遵循细胞株来源的推荐培养基类型,避免随意更换。

HT-29

01 名称
HT-29(人结肠癌细胞) 

02 别称
HT 29; HT29

03 简介
HT-29细胞于1964年从一名患结直肠癌的44岁白人女性的原发肿瘤中分离获得。该细胞过表达p53 基因,且在 273 密码子处有 G->A 突变。此外,HT-29细胞可在裸鼠体内成瘤,也能在类固醇处理的地鼠成瘤。

04 种属

05 组织来源
结肠

06 生长特性
贴壁细胞

07 细胞形态
上皮细胞样

08 应用
肠道上皮分化与癌变关联研究、CRC 临床前药物研发的核心工具、肠道生理与病理模型构建(体外“肠模拟”)

图片来源于ATCC

09 培养条件
(1)完全培养基配方:McCoy's 5A(SH30270.01)+ 10% FBS(SV30208.02)+1%双抗(SV30010
(2)温度:37°C
(3)CO2:5%CO2

10 换液频率
2-3次/周 

11 传代周期
3-4天

12 传代比例
1:3-1:8

13 冻存液配方
90%FBS+10%DMSO(abs9187-100mL)或商品化细胞冻存液(130-129-552

14 注意事项
(1) HT-29细胞的基础培养基优先选用McCoy's 5A 培养基(最适合维持HT-29的高分化特性),不可随意替换为DMEM或RPMI 1640(易导致细胞分化状态改变、形态异常)。
(2) 当HT-29细胞融合度达到70%-80%左右就可进行传代,融合度过高会导致细胞分化加剧,出现空泡化;过低会影响增殖效率。
(3) HT-29细胞连接较紧密,需要比HCT116更充分的吹打才能形成单细胞悬液,但仍需避免暴力操作产生气泡。
(4) HT-29既是癌细胞,也是肠道上皮分化的模型。可根据您的实验目的决定培养策略:低汇合度维持增殖,高汇合度/诱导剂促进分化。

SW620

01 名称
SW620(人结肠腺癌细胞)

02 别称
SW-620; SW 620; SW.620

03 简介
SW620细胞是从一名 51 岁白人男性的大肠组织中分离出来的。该细胞主要由无绒毛的小园球细胞和双极细胞组成,仅合成少量癌胚抗原(CEA)且在裸鼠中有高度的致瘤性。

04 种属

05 组织来源
结肠,转移位置:淋巴结

06 生长特性
贴壁细胞

07 细胞形态
上皮细胞样

08 应用
结直肠癌转移相关基因/通路的筛选与验证、抗转移药物研发与耐药研究、体内转移模型构建与预后标志物验证

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细胞库

09 培养条件
(1)完全培养基配方:Leibovitz's L-15(SH30525.01)+10% FBS(SV30208.02)+1%双抗(SV30010
(2)温度:37°C
(3)培养箱气体:100%空气

10 换液频率
2-3次/周

11 传代比例
1:2-1:10

12 冻存液配方
95%完全培养基 +5%DMSO(abs9187-100mL)或商品化细胞冻存液(130-129-552

13 注意事项
(1) SW620基础培养基为 Leibovitz's L-15, 需在37℃、100% 空气(无 CO₂)的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严禁通入CO₂空气混合气体,CO₂会破坏培养基的pH,导致 pH 值骤降(<6.8),24小时内即可引发细胞皱缩、贴壁能力下降甚至死亡。
(2) SW620细胞贴壁能力较强,因此消化时间较长,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间隙增大,大部分细胞变圆、部分开始脱落时,即可终止消化。此外,SW620细胞悬浮较少,如果在换液时看到大量悬浮细胞,则细胞状态不佳或存在污染。
(3) 由于SW620细胞连接紧密、贴壁牢固,解离时需要更用力地吹打细胞表面,才能将其完全吹散成单细胞悬液,但需避免产生过多气泡。

LoVo

01 名称
LoVo(人结肠癌细胞)

02 别称
LOVO

03 简介
LoVo细胞于1971年建系,来源于一名56岁白人男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左锁骨上区肿瘤转移灶。该细胞肿瘤基因C-myc、K-ras、H-ras、N-ras、Myb、sis和fos表达阳性,且表达肿瘤特定的核基质蛋白CC-3和CC-4,可在裸鼠体中成瘤。

04 种属

05 组织来源
结肠,转移位置:左锁骨上区

06 生长特性
贴壁生长

07 细胞形态
上皮样细胞

08 应用
探索联合治疗策略、免疫逃逸机制研究、筛选早期诊断标志物、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机制研究

图片来源于ATCC

09 培养条件
(1)完全培养基配方:Ham‘s F-12K(abs9563)+10% FBS(SV30208.02)+1%双抗(SV30010
(2)温度:37°C
(3)CO₂ :5%

10 换液频率
2-3次/周

11 传代比例
1:3-1:10

12 冻存液配方
95% 完全培养基+5% DMSO(abs9187-100mL)或商品化细胞冻存液(130-129-552

13 注意事项
(1)LoVo细胞同时以贴壁和悬浮单细胞/团块两种形式存在,这是LoVo细胞的固有特性,而非培养不当或污染的表现,任何操作都必须同时兼顾这两部分细胞。
(2)贴壁生长的LoVo细胞并非均匀的单层细胞,而是形成三维的、贴壁不牢固的细胞“集落”,这些“集落”很容易在晃动或吹打时脱落变为悬浮状态。
(3)LoVo细胞消化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当贴壁细胞集落变得松散、有脱离表面的趋势时即可终止。不需要消化成完全的单细胞,保持小团块状态更利于其生长。

参考资料:
ATCC官网
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细胞库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