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学实验是研究人类发病机制、评价动物模型造模效果及新药效果的一种重要实验手段。成功的动物行为学实验,不仅需要有合理的实验设计,还需要有规划科学、环境适宜的实验室!那么,行为学实验室该如何布局?结合以往经验,我们总结了实验室布局中需要着重考虑的8大因素(光照、通风、隔音、温度、湿度、桌面、虫鼠害、仪器管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01
光 照
啮齿类动物一般为夜行动物,光照对其活力影响较大,且啮齿类动物对红光不敏感。
可配备
光照推荐
02
通 风
实验动物一般对气味非常敏感,且动物房容易累计氨气(刺鼻,影响生活质量)。
通风指南
通风频率
03
隔 音
实验动物一般对声音刺激非常敏感,实验室需确保隔音效果。
隔音标准
建议
04
温 度
温度对实验动物活力影响较大,啮齿类动物最适温度为23-24℃。
需确保
05
湿 度
湿度过高,可能导致垫料、鼠粮受潮霉变,且仪器设备存在腐蚀风险。
湿度范围
注意
06
桌 面
为了给实验人员提供更舒适的实验环境,实验室应提供标准实验桌(可将台式电脑主机放置桌面之下)。
高度推荐
07
虫鼠害
实验室易产生跳蚤、蟑螂、野鼠(实验过程中逃跑鼠)等虫害,不仅影响实验室人员生活质量,且易损坏实验设备线路。
推荐举措
08
仪器管理
实验室设备使用人员较多,不宜管理。
推荐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