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小鼠悬尾实验测试方法与指标评价

2022-04-01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2326

1985年,Steru等建立悬尾实验方法,其原理主要是:将小鼠尾巴悬挂,小鼠头部向下成倒悬体位,刚开始小鼠会剧烈挣扎试图逃脱这一不适的状态,但挣扎一段时间后发现逃跑无望会表现出不动状态,也被认为是一种“绝望”状态。悬尾实验以悬尾小鼠的不动时间为指标检测动物的绝望行为,是抗抑郁药物初筛以及检测模型动物是否出现“抑郁样”行为的常用检测实验。
 
  • 实验软件
VisuTrack动物行为分析软件采用动物轮廓识别技术,针对抑郁实验的特点单独开发的识别算法,可精确辨别动物的四肢。先识别动物的全部身体形态,然后计算动物特征身体部位,针对于每一个身体部位的动作独立分析。分析更细致,结果更准确,数据更客观。
  • 测试方法

在小鼠悬尾实验中,将小鼠尾巴 3 /4 处固定在某 一挂钩上,离地面 30 厘米左右,并在与小鼠悬挂装置 水平方向放置摄像头。实验过程中,需要有“实验组” 与“控制组”,分别是用药与未用药小鼠,注射药物一 段时间后进行实验(皮下注射需等待 30 分钟,口服药 物则需要等待 60 分钟)。

悬尾实验多采用小鼠,其操作方法如下 :

(1) 实验开始前,动物尾部悬吊使小鼠呈倒悬体位,头部应与悬尾箱底面保持一定距离。

(2) 如同时进行多只动物实验时,每两只动物间应用不透明挡板隔开。

(3) 记录检测期动物的不动时间。

(4) 实验时间应为 6 min,记录后 4 min 内动物的不动时间。

  • 评价指标

用不动、运动挣扎二类动作行为的时间进行判定。

(1)摇摆不动:动物停止挣扎,身体保持垂直倒悬状态,静止不动。动物的在悬尾实验中的不动时间越 长表明抑郁程度越重。空白对照组 c57 小鼠不动时 间较长,均值多大于100s;空白对照组 ICR 小鼠不 动时间均值多小于 100 s;抑郁行为判断标准:不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增加(P < 0. 05)。

(2)运动挣扎:动物有明显可见的挣扎运动。运动挣扎时间越短,表明抑郁程度越重。

  • 注意事项

1、TST 悬尾实验不建议用较重的大鼠,因为大鼠只能通过它们的尾巴来支持它们的体重,这对大鼠来说是痛苦的。同样的道理,应该注意避免使用异常重的小鼠(例如用于模拟肥胖的小鼠),在这种情况下,实验者应该寻找替代性的测试,例如强迫游泳实验。

2、动物从居住环境带入实验环境应适应一段时间,通常至少一个小时。

3、实验环境应保持安静,突然大的噪音会使小鼠惊慌失措。

4、使用软件分析时,选择对比度的背景:白鼠使用黑色背景,黑鼠使用白色背景;也可选择使用由上海欣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带背光板的专业悬尾实验设备;对老鼠的颜色没有要求,更可拍摄出高质量,高对比度的实验录像。

​5、每只小鼠的实验的参考空间在 55 高*15 宽*11.5 cm 左右,多通量实验时,为防止动物彼此观察或互相影响,中间用隔板隔开;动物悬挂在隔间中间,宽度和深度足够大,不能与墙壁接触。

6、悬挂后动物鼻尖与设备地板之前的参考距离在 20~25 cm 左右。

7、底部建议放置一个可拆卸的拖盘,收集粪便或尿液。

8、悬挂用的胶带应牢固地粘贴在小鼠尾部和悬挂杆上,并且足够坚固以承受正在测试的小鼠的重量。但是,胶带不应该过于粘滞,因为在实验结束会从尾部移除。胶带尺寸应统一,长度 17 厘米,从一端 2 厘米做标记。这个 2 厘米的部分用于将胶带连接到尾部,而剩余的 15 厘米用于悬挂小鼠;胶带应贴在尾部的尾端,尾部留 2-3 毫米的距离。

9、尾巴攀爬阻止器,小鼠在实验过程,会出现追求和攀爬它们自己的尾巴的现象,这是个普遍的问题。解决方法很简单,而且非常有效:将一段塑料管切成 4 cm 长中空圆柱体(内径 1.3 cm 左右,1.5 g)放置在小鼠尾巴周围就能防止这种尾巴爬行行为。注意的是,在没有使用阻止器之前,已经成功爬上尾巴的小鼠知道逃生是可能的。因此应将这类小鼠排除。

10、分析时仅有前肢但没有后肢介入的小动作可判断为不动;因惯性产生的摆动可判断为不动;

11、实验结束后(通常是 6 分钟),将动物放回鼠笼,应轻轻将胶带从尾巴上拉下来,不要从尾巴上撕扯胶带,避免给动物带来痛苦;

12、清洁用品,每次实验完成,收集粪便和尿液,彻底擦拭悬挂盒。

如需了解更多详细的动物行为实验方法、评价指标信息,可以关注公众号:bioviewer,动物神经科学与行为学 !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