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的第二大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据预测,未来几年内帕金森病的患者数量将翻倍,这不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也给社会和医疗体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帕金森病的其中一个症状是面部表情的情绪表达出现缺陷,因此,面部表情的变化也成为其早期识别与诊断的判断标准之一。
来自成都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就提出了一种基于面部表情分析系统(FaceReader)提供的面部表情参数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来预测PD,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初步依据,并应用于关注PD面部表情障碍患者的需求和康复(Mouse et al., 2025)。
帕金森病的早期识别与诊断
帕金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不稳以及“面具脸”(hypomimia)等症状。其中,“面具脸”作为早期典型症状之一,表现为面部表情减少、眨眼异常,是肌张力增高导致面部肌肉活动受限的结果。
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不仅在表达基本情绪时存在困难,而且在识别他人面部表情时也表现出缺陷。这种情绪识别和表达的障碍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社交互动和心理健康,还可能加剧疾病的非运动症状,如抑郁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