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名称 | 功能 | 常用参数/程序 | 在微藻固碳研究中的作用 |
AquaPen手持式藻类荧光测量仪 | 快速测量叶绿素荧光参数 | Fv/Fm、NPQ、JIP test、Light Curve | 快速评估固碳候选藻种在高浓度CO2下的光合活力和光能转化效率 |
AP-kit藻类光合生理检测盒 | 快速轻松获得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呼吸速率参数 | Fv/Fm、NPQ、JIP test、Light Curve、光合放氧速率 | 综合评估固碳候选藻种在高浓度CO2下的光化学转化效率及CO2同化率 |
MC1000 8通道藻类培养与在线监测系统 | 8通道的精确控光培养及在线生物量评估 | 培养周期及环境参数设定;OD680&OD720 | 提供精确可控的培养环境(光、温度、气体),在线评估微藻生物量浓度(比色法),筛选优质固碳藻种 |
FMT150藻类培养与在线监测系统 | 精确控光培养及多参数调控监测 | 培养周期及环境参数 设定;OD680&OD720;Fv/Fm、ΦPSII;pH、溶解氧(选配)、溶解CO2(选配) |
提供精确可控的培养环境(光、温度、气体,可选恒化及恒浊培养),在线评估微藻生物量浓度,对微藻的光合生理状态、培养液溶解co2浓度进行在线监测 |
ET-PSI多功能藻类培养与在线监测系统 | 25L、100L及以上容积的规模化藻类培养,精确控光培养及多参数调控监测 | 培养周期及环境参数设定;OD680&OD720;Fv/Fm、ΦPSII;pH、溶解氧(选配)、溶解CO2(选配) | 提供精确可控的培养环境(光、温度、气体,可选恒化及恒浊培养),在线评估微藻生物量浓度,对微藻的光合生理状态、培养液溶解CO2浓度进行在线监测,培养优质固碳藻种及工业应用 |
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 | 高通量测定微藻叶绿素荧光参数 | Fv/Fm、NPQ、φPSII、qP、Rfd、ETR、LC曲线等 | 高通量筛选光合突变体;高通量筛选高光化学效率、低热耗散的高效固碳藻种 |
AOM藻类荧光在线监测系统 | 微藻叶绿素荧光在线监测 | Ft、Fv/Fm、OJIP、Fix Area(与藻类浓度线性相关) | 在线评估微藻生长状况及浓度 |
1.AquaPen手持式藻类荧光测量仪
AquaPen是一款藻类研究者必备的小型设备。它既具备PAM叶绿素荧光测量功能,又具备快速荧光诱导曲线测量和分析(JIP-test)功能,所有常用叶绿素荧光参数一键即得。比色杯式的AquaPen具备OD680和OD720测量功能,可对微藻的叶绿素含量及浓度进行快速评估。探头式的AquaPen则可进入到培养液中进行测量。
获得能耐受高浓度CO2并可高效固定CO2的微藻藻株是微藻固定减排CO2技术能否 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关键。AquaPen能够用来快速评估固碳候选藻种在高浓度CO2下的光合活力和光能转化效率。
在亚北极海域和动物共生的微藻因其寄主的呼吸作用和更长的黑暗季节,所以理论上对高浓度CO2具有天然的适应性。基于此假设,俄国莫斯科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从生活在白海深海海底的水螅Dynamena pumila中分离出一种新型共生绿藻,将其培养在高浓度CO2(体积分数20%)的环境中,发现共生绿藻的生长速度比大气培养条件(0.04%CO2)下增长了两倍,并且能够维持碳氮同化的平衡。高浓度CO2培养并不会影响共生绿藻光合机构的超微结构和功能,相反会使其饱和光强、量子效率、光合放氧速率和CO2固定率均有所升高,由此证明了该共生绿藻天然适应于高浓度CO2环境,并表现出出色的生理可塑性。该研究证明了高CO2耐受性的共生微藻是CO2生物减排的有力候选藻种(Solovchenko et al., 2015)。
为评估共生绿藻的光合机构在不同CO2浓度中的状态,使用AquaPen测定了不同光照培养条件下的PSII最大量子产额Fv/Fm。发现所有组别的样品均未低于0.6,而饱和光(250μmol/m2*s)、低CO2浓度(0.04%)培养下的共生绿藻的Fv/Fm大幅降低,相反高CO2浓度培养的共生绿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均保持较高的最大量子产额,表现出优异的光强适应性和可塑性。
2.AP-kit藻类光合生理检测盒
AP-kit藻类光合生理检测盒是量身定制的藻类光合作用测量方案,帮助藻类科研工作者轻松、完整地获取藻类光合生理数据。具有小巧便携、易操作、高性价比的特点。检测盒由呼吸瓶式氧气测量仪、手持式藻类叶绿素荧光仪组成,具备测量光合(放氧)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功能。检测盒既能够测定微藻的光化学转化效率,评估光合机构的功能状态,也能够测定光合呼吸速率,评估微藻的CO2同化能力。
颗石藻是海洋中最重要的钙化生物类群之一,也是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同时进行光合与钙化两种固碳作用(两者分别是碳汇和碳源过程),因此在海洋碳循环中起到重要作用(许凯,2012)。颗石藻表面往往覆盖一层又一层的颗石粒(Coccolith),形成壳状结构的颗石球(Coccosphere)。英国海洋生物协会和美国北卡莱罗纳大学威明顿分校联合研究发现:不同种的颗石藻对钙化作用的需求不同,破坏钙化作用会导致某些种的颗石藻无法维持完整的颗石球,产生细胞周期阻滞现象和重大的生长缺陷(Walker et al., 2018)。
研究人员使用低浓度Ca2+中断颗石藻的钙化作用,借助AP-kit藻类光合生理检测盒测定其Fv/Fm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净光合速率,发现两个参数均未发生显著变化,表明颗石藻的光合活性未受到抑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颗石藻的光合作用和钙化作用相对独立。论文发表于2018年《New Phytologist》杂志。
3.MC1000 8通道藻类培养与在线监测系统
MC1000 8通道藻类培养与在线监测系统由8个100ml藻类培养试管、水浴控温系统、LED光源控制系统及光密度和溶解氧(选配)在线监测系统等组成,可用于藻类培养与控制实验、梯度对比实验。MC1000能够为微藻生物固碳研究提供精确可控的培养环境(光、温度、气体),并能够基于比色法在线评估微藻生物量浓度。
今年美-巴能源高级研究中心(USPCAS-E)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两种新型微藻:它们能够在高浓度CO2(体积分数4%)培养环境中提升生物量产量,保持高生长速率和高固碳率,因而具备CO2生物固定的潜力。研究人员对比了MC1000 8通道藻类培养监测系统和实验室常规反应器对微藻的培养效率和功能表现。发现在相同CO2浓度下,使用MC1000培养的两种新型微藻的生物量浓度、比生长速率和CO2固定率均显著高于实验室常规反应器(Khan et al., 2022)。
MC1000多通道藻类培养监测系统优秀的表现和更高的效率得益于其独特的设计和多样的功能,能够提供精确的水浴控温和均质光照,且内置OD测量功能。实测结果表明生物量浓度—OD680拟合相关系数高,因此无需取样即可定期监测微藻生物量浓度变化,用以计算生长速率。
4.FMT150藻类培养与在线监测系统
FMT150藻类培养与在线监测系统是国际首个将藻类光生物反应器技术与藻类生理监测技术(叶绿素荧光技术、光密度测量)结合起来的系统,集成了目前几乎所有主要的藻类在线培养与生理监测技术。它能够为微藻固碳研究提供精确可控的培养环境(光、温度、气体,可选恒化及恒浊培养),能够在线评估微藻生物量浓度、光合生理状态及监测培养液溶解CO2浓度。
印度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中央采矿研究所(CSIR-CIMFR)的研究人员从采矿区的水塘中分离和鉴定出数种淡水藻类,并基于高生长速率和光合速率、对其他痕量组分气体的高耐受性、高温度耐受性、生产高价值产品的潜力等多个指标,对适用于工业废气(包括热电厂和天然气处理厂尾气)CO2固定的藻种进行了筛选。本研究中400mL的FMT150和 25L的ET-PSI光生物反应器被用来进行淡水藻的培养、在线监测和CO2的固定。研究结果表明丝状蓝藻Oscillatoria是工业废气生物固碳的理想藻种,其CO2捕获能力较高的时期出现在16-32h,即迟缓期后期和对数期,并在pH为7-9,温度25-30℃的培养条件下能够获得较高的CO2捕获效率和生物量产量(Anguselvi et al.,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