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实验操作优化事项汇总
2024-10-23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625
ELISA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蛋白质、抗体、激素等生物分子。优质的试剂,良好的仪器和正确的操作是保证ELISA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必要条件。一些细节操作不当就会对试验结果造成很大偏差,因此我们在实验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加样:
不规范的移液操作可能带来0.1%到5%的移液误差,甚至更高!
(1)移液器定期校准:选择密封性好质量可靠的吸头,吸量不准确,直接影响检测结果;
(2)加样前,溶液充分混匀,垂直悬空加入液体,避免加在孔壁上或产生气泡;
(3)加样时避免液体溅出,如有样本溅出,应用吸水纸轻轻拭干,并做相应记录;
(4)如果移液器漏气致使加样量不足,可先吸出(尽量吸净)后加入需求量,并做好相应记录,若结果在灰区,需要复核检测;
(5)每次加样顺序一致,尤其底物、终止液顺序一致,保证每个孔显色时间相同。
2. 试剂盒使用前室温平衡:
温度是ELISA结合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使所有样本在一致的温度下反应,实验前务必将所有的试剂平衡至室温,包括检测样本,避免因温度的动力学反应差异而导致ELISA检测结果的不准确。
3. 标准品的溶解与稀释,严格按说明书要求进行。
ELISA标准曲线是结果计算的尺子,标准品是ELISA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点。
(1)标准品短暂离心,让因运输沾到管盖、管壁的标准品沉到管底。
(2)根据说明书加入一定体积的蒸馏水(或说明书指定溶液),加水后轻柔涡旋震荡,室温静置混匀。
4. 标准品和样本做复孔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实验结果,标准品和样本进行复孔检测。
(1)计算平均值,确保实验结果更准确。
(2)解决实验中失误操作造成的跳孔现象。
(3)计算CV值,对实验的操作和试剂盒的精密度进行评估。
5. 温育
(1) 温育时,反应板均不宜叠放,以保证各板的温度都能迅速平衡。应注意温育的温度和时间应按规定力求准确。
(2) 根据说明书进行温育,并注意避光需求。在进行室温反应时,若环境温度与规定条件偏差较大,可使用恒温培养箱进行有效温育。
6. 洗涤
(1)手工洗板,拍板时要垂直,避免交叉污染,用力不能过猛致使液体返溅;
(2)机器洗板应经常检查冲洗头是否畅通,若被异物堵塞可用纤细针头挑出。并注意维护保养,每天使用后用纯化水或去离子水冲洗管路,保持管路洁净。
(3)洗涤后反应板尽量扣干;扣干使用的吸水材料应为无尘材质,避免污染反应孔;扣干后的反应板立即加液,不能干板太久影响反应。
7. 检测
(1)酶标仪使用前务必预热10~15分钟,使结果更稳定。
(2)长时间高湿度容易损坏酶标仪滤光片,长时间不用酶标仪时,需要定期开机维护,以保证设备性能正常。酶标仪每年均需定期校验,保证测定结果准确。
(3)根据说明书要求在规定波长条件下使用酶标仪进行结果读取。有些说明书规定双波长测定,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指纹、杂质及不透光的物质对酶标仪读数带来的误差,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度。
(4)TMB是ELISA检测中常用的底物,经HRP作用后显蓝色,经酸终止后,TMB产物由蓝色呈黄色,可在比色计中定量,最适吸收波长为45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