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1日报道,近日,美国爆发李斯特菌感染。截至北京时间11日14点22分,该感染事件已造成4人死亡,30人住院。据悉,他们是食用由Sun Hong食品公司出售的金针菇而引发相应症状。而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网站的说法,Sun Hong食品公司召回的金针菇极有可能带有李斯特菌。
2020年5月8日,
欧盟食品
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
RASFF)发布2020.1951号通报,瑞士通过RASFF通报本国
出口的硬质未熟
奶酪不合格,因为产品受到了
李斯特菌的污染。据通报,不合格产品分销至了比利时和德国。
那么李斯特菌到底是什么呢,感染后又是怎样的呢,这边先给您讲个故事。
34岁的段女士是一位幸福的二胎孕妈,有了之前怀孕的经验,她显得自如很多,不像其他新手准妈妈们那样小心翼翼、谨小慎微,整个孕期,她的身体状况也比较好。
一天晚上,段女士在家中时忽然感到发热、恶心、腹痛,在家人的陪同下,她立刻来到西电集团医院产科就诊。产科值班医生郭利佩在询问段女士的情况时,得知她在一小时前吃了冰箱里存放的过夜剩菜,郭医生立即为她进行各项血液检查。经检查,段女士的各项感染指标均明显升高。次日清晨,产科主任贾小文迅速召集医院感控科、药剂科、消化内科、新生儿科等多个相关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综合各科室的会诊意见,完善血培养,并为患者更换输液头孢三代抗生素。
孕妈临产在即,输入的大量抗生素对腹中的胎儿产生了不可预知的危害,无奈之下,患者及家属要求放弃胎儿,全力救治孕妇。6月4日15:20,段女士分娩出一死胎,产科将胎盘送病检,结果为急性绒毛膜羊膜炎,血培养结果为李斯特菌,经过氨苄西林抗感染治疗,段女士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李斯特菌到底是一种什么病菌呢,它的危害是什么,该如何预防......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又名单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杆菌,它耐酸耐碱耐低温,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 。
1、 李斯特菌是如何感染到人的?
李斯特菌主要是通过口腔—粪便途径进行传播,人们通过食入冷冻食品、生鲜奶、和未洗净的水果蔬菜等而感染,约85-90%的病例是由被污染的食品引起的。孕妇感染后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
2、哪些食物最容易被污染?
李斯特菌散布于不同的环境和食物中,只要有充裕的时间,它就能够大量繁殖。那么,哪些食物最容易被李斯特菌污染呢?
过去的纪录显示,李斯特菌病可能污染软芝士、涂酱、已经煮熟的冷冻鸡肉食品、经加工的熟火鸡肉、冻烟熏鱼类及未经酸化的猪舌肉冻等多种食物。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提示,以下食物存在李斯特菌污染风险:
· 用未经高温消毒的生乳制作的奶酪
· 未经杀菌的蛋黄酱
· 提前做好、存放时间较长的三明治
· 未完全煮熟的豆芽
· 外面购买的沙拉包或提前准备好的沙拉
当然,李斯特菌污染食物的问题是不分国界,在我国也有同样的问题发生。2001年我国对11个省市生肉、熟肉、生奶、冰淇淋等7类食物进行抽检发现,在这7类食品中均发现了受到李斯特菌污染的情况,这其中生肉的污染最为多见
]。2004年北京市抽检显示,很多生肉、熟肉、生吃蔬菜和水产中都可检出李斯特菌污染。这其中,生肉是食品链中最主要的风险来源,而熟肉和生吃蔬菜之类直接入口的食品则是控制李斯特菌的关键环节。
3、李斯特菌有多危险?
首先说,并不是所有通过食物接触李斯特菌的人都会生病,真正发生食源性李斯特菌病的情况还是比较罕见的。但是,在发病的人群中,李斯特菌却可能带来相当严重甚至致命的后果。李斯特菌病的患者通常会在进食受污染食物后三至七十天内出现症状,包括类似感冒症状、恶心、呕吐、腹部痉挛、腹泻、头痛、便秘及持续发烧,严重的感染个案也可能出现败血病和脑膜炎。
李斯特菌最容易影响的是孕妇、初生婴儿、长者和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例如艾滋病、糖尿病、癌症患者)。所以这些人群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需要格外留意。孕妇感染李斯特菌之后本人可能并不会出现严重的症状,但细菌可以通过胎盘传染胎儿,并可能造成流产、败血病和初生婴儿脑膜炎等严重后果,因此也需要注意。
4、如何避免李斯特菌感染?
在个人卫生方面,应该注意在处理食物前后、进食前、上厕所后或更换尿片后清洗双手。平时做饭时,也要保持清洁、生熟分开、保证食物彻底加热,并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在食物选择方面,要避免饮用未经杀菌处理的牛奶,或进食未经杀菌处理的乳制品。孕妇、老年人及免疫功能受损的人士应避免进食高风险的食物。同时,妥善地贮存食物也很重要。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冰箱并不是保险箱,在冰箱里一样有可能滋生李斯特菌。近三分之二的李斯特菌感染者被证实他们家里的冰箱中都有李斯特菌。因此,要定期对冰箱进行清理、消毒,存放在冰箱里的剩饭剩菜、熟肉制品也最好充分加热之后再吃。
5、李斯特菌的防疫检测
既然李斯特菌这么危险,那我们能不能从源头就开始杜绝他呢,这个当然是可以的,通过我们防疫工作人员的检测,让我们提前远离李斯特菌,这里也顺便可以做个科普,我们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传统细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法(PCR法)。
1、传统的方法是通过选择性细菌培养基对样品进行培养,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进而鉴定出李斯特菌,该方法整个检测过程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检测的灵敏度和效率非常低。
2、ELISA法是基于免疫学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检测方法。对李斯特菌的检测范围较广泛、灵敏度较高。但是不论仪器和手工操作,干扰因素较多。而且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和时间,并且成本较高。花费时间差不多是在5-6小时。
3、PCR法是基于核酸的一类检测方法,任何一类生物都有特异性的核酸片段,通过含有荧光素的探针核酸片段进行检,该方法的优点在于简便、快速、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该方法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只有大型医院和实验室具备检测条件,基层现场无法满足检测要求。花费时间差不多是在5-6小时。
不过最近笔者也了解到,在
苏州先达基因新研发的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快速
核酸检测技术ERA检测法,它具有低温适应性,而且在灵敏度、准确性等方面有了极大的突破。该方法在低温条件下(25-42℃)可对极微量的病原体的基因片段进行特异性的极速扩增,10~15分钟可将目标基因片段精准复制数十亿倍。目前已开发出专门针对食品中李斯特菌的检测试剂盒产品,可用于食品加工、市场监督、大众消费等食品安全领域的快速检测。
相信发展到后期,我们普通老百姓可以用检测试剂来直接检测是否有病毒细菌了,想想还有点小兴奋呢。
在此次疫情过后,人们对食品安全卫生也是越发的重视,而生物检测公司现在也是在政府的鼓励协助下蓬勃发展,也相信我们未来的生活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