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机(软件):双击“控制器”,点击“启动仪器控制”,待仪器显示“运行空闲”,双击“变色龙软件7”进入色谱工作站,工作站左上角“模块状态”显示“Connected”,表示连接成功。
2. 排气:打开输液泵的盖子,找到输液泵的排气阀,拧松排气阀(逆时针)拧松一圈半到两圈,将A流动比例设为100%,泵流速设为3ml/min(具体自己定),点击冲洗按钮,在排气阀打开的情况下忽略警告执行。重复上述操作,分别进行b、c、d流路的排气操作,一般排气60s。在此期间观察各流路软管内是否有气泡,确保气泡完全排除。结束后再次点击冲洗按钮,停止排气,拧紧排气阀。(此处要注意,在拧紧排气阀之前,一定要将流速降低,确保压力在正常范围小于150bar)
在加样前,选择自动进样器选项,依次进行灌注注射器、清洗缓冲环、外部清洗针。
3. 创建仪器方法:点击创建 → 选择仪器方法 → 设定运行时间() → 取消选择所有通道 → 点击下一步 → 编写各瓶溶剂名称 → 下一步 → 删除平衡阶段 → 编写仪器方法(每一个时间不代表区间,仅代表着该时间点的流速以及各相比例) → 下一步 → 采用默认的进样针参数 → 下一步 → 采用默认的进样模式 → 下一步 → 进行温度控制(具体自己设,本实验条件为30℃) → 下一步 → 设置波长信号 → 直至完成,在方法界面里,左上角保存改仪器方法。
4. 平衡基线:流速设为1ml/min,有机相:流动相比例设置为(自己设),点击马达,启动输液泵;点击UV选项,设置波长,点击紫外灯,点灯成功会有打钩。 有机相与流动相比例不断进行调整,直到进样需要的条件,本实验从100%有机相到20%有机相。
5. 处理方法的创建:选择创建菜单下的处理方法,选择基本定量 → 下一步 → 命名处理方法并保存 → 打开 → 完成。 采用仪器的默认数据处理方法。
6. 样品检测:序列创建:创建菜单 → 序列 → 编写相关信息 → 下一步 → 浏览 → 选择建好的仪器方法和处理方法 → 下一步直至完成,命名序列并完成。待到基线平衡后,在数据点击开始运行。可以在仪器操作界面看到当前情况。(此处要注意队列中前面的队列已完成)
7. 清洗柱子(清洗色谱仪先水洗,后醇洗,柱子需要保存在100%有机相中,分为快洗和慢洗,此处描写快洗方法,需要时刻注意压力值):快洗:先将调到100%醇:0%水 → 0%醇:100%水 → 100%醇0%水进行柱子保存。
(打开UV界面的紫外灯,再打开位于界面最上方的基线监视)
慢洗:创建仪器方法同上,运行时间尽可能大,在编写仪器方法时,可尝试如下编写。(0min时各相比例应与HPLC工作时的比例相同;需确保各相试剂充足;具体流速需根据A:B=1:1时进行调整,此比例下柱压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