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生产中,植物病虫害对农作物健康及粮食安全构成严峻挑战。传统病虫害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人工目视判断,在病症明显时才能察觉,往往错过最佳防治时机。易科泰凭借其在光谱成像及叶绿素荧光测量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与持续创新,推出多功能高光谱成像技术、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及Thermo-RGB成像融合分析技术等新一代农业传感器技术,为植物健康检测、病虫害早期检测、作物抗性与敏感性检测等领域提供快速、无损解决方案,适用于实验室、野外大田、植物工厂、种苗场、园艺苗圃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不同场景。
应用案例:
葡萄疟原虫(一种葡萄病原菌)的早期检测可提高杀菌剂的处理效果。捷克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检测人工接种该病菌的葡萄叶片,发现光系统 II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和有效量子产率(ΦPSII)是对感染较敏感的因子。Fv/Fm和ΦPSII在接种后4天(症状出现前3天)即检测到显著下降,与后续孢子释放区域高度吻合。ΦPSII的异常区域更大,反映光合作用受损范围。说明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可实现葡萄病原菌感染的早期检测。
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检测柑橘叶片和未成熟果实上几个疾病发展阶段(无症状、早期和晚期症状)的柑橘溃疡病,这种疾病的无症状阶段是治疗树木的关键时期。使用径向基函数 (RBF)、K 最近邻 (KNN)法对样品进行识别,在RBF方法使用的植被指数中,水分指数 (WI) 和光化学反射指数(PRI)分别更准确地检测了溃疡病的无症状阶段和早期阶段。
树皮甲虫是欧洲最具破坏性的昆虫之一,早期检测树皮甲虫侵害对于控制其扩散至关重要(尤其在后代羽化前的“绿攻阶段”),但此时受侵害树木外观上仍保持绿色,难以通过传统方法识别。瑞典农业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无人机搭载Specim AFX10和AFX17高光谱相机,进行了四次飞行(T1、T2、T3、T4),覆盖从首次受攻击到后代开始羽化的时间。分析发现绿肩区域(490-550 nm)的光谱变化对树皮甲虫侵害最敏感,在T3(5-7周)和T4(7-9周)时,绿肩指数(GSCR1和GSCR2)对树皮甲虫侵害的检测率分别达到0.76和0.83,表明可在树皮甲虫后代羽化前使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进行早期检测。
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公司长期致力于生态-农业-健康领域仪器的研发、应用与推广,为植物病虫害检测研究提供从实验室到野外,从地面到无人机遥感全方位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