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CRISPR/Cas9 技术为构建基因敲除小鼠提供了高效精准的手段。以下是运用该技术构建基因敲除小鼠的详细实验流程:
实验设计
1、目标基因的选择与 sgRNA 设计
2、实验动物选择
实验材料制备
1、体外转录或合成 CRISPR 组件
2、显微注射混合液配制
将 sgRNA 按照 50 - 100ng/μL 的浓度、Cas9 mRNA 以 100 - 200ng/μL 的浓度,一同混合于显微注射缓冲液中,常用的是 RNase - free TE 缓冲液。倘若实验用到了 HDR 模板,还需依据具体实验需求,准确加入线性化质粒或 ssDNA,并合理调整其浓度。
受精卵的获取与显微注射
1、超排卵与受精卵采集
2、显微注射
胚胎移植与代孕母鼠
1、代孕母鼠准备
通过让结扎雄鼠与雌鼠交配,诱导雌鼠产生假孕状态,这些代孕母鼠将作为胚胎移植的受体,为后续植入胚胎提供孕育环境。
2、胚胎移植
依据胚胎发育所处的阶段,将培养好的胚胎准确移植到代孕母鼠相应的部位,若是两细胞期胚胎,一般移植到输卵管;若已发育至囊胚期,则移植到子宫。为提高妊娠成功率,通常每只母鼠会移植 10 - 15 枚胚胎。
子代小鼠鉴定
1、F0 代小鼠基因型分析
样本采集:待子代小鼠出生大约 3 周后,小心剪取其尾巴,以此提取基因组 DNA,作为后续基因型分析的样本。
PCR 扩增靶区域:专门设计能够扩增 sgRNA 靶点附近区域的引物,利用 PCR 技术对样本 DNA 进行扩增,获取足量的靶区域 DNA 片段用于后续检测。
检测方法:
2、嵌合体筛选
F0 代小鼠有很大概率是嵌合体,即其身体部分细胞携带突变基因。为获得稳定遗传的纯合子,需要将 F0 代小鼠与野生型小鼠进行配种,繁育出 F1 代,再从 F1 代中筛选出纯合子个体。
表型分析与品系建立
1、表型分析
生理功能检测:密切观察子代小鼠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项生理指标,包括生长速度、行为模式、代谢水平等方面是否出现异常,以此推断基因敲除对小鼠整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分子水平验证:运用 Western blot、qPCR 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目标蛋白或者 mRNA 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情况,确定是否因基因敲除而出现表达缺失,从分子层面揭示基因功能变化。
组织学分析:制作小鼠组织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细致观察不同组织器官的结构和细胞形态变化,探寻是否存在组织特异性的表型改变,进一步剖析基因敲除引发的深层次生物学效应。
2、品系纯化
通过连续回交或者兄妹交配的方式,在 F1 代、F2 代中逐步筛选并培育出纯合子个体,建立起稳定遗传的基因敲除小鼠品系,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注意事项
脱靶效应:在实验前期,要充分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可能出现的脱靶位点,对于关键实验,如有必要还需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验证,确保实验结果的精准性,避免因脱靶效应导致错误结论。
胚胎存活率:由于显微注射操作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很可能对胚胎造成损伤,进而影响其存活率。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要反复优化注射条件,包括注射物质的浓度、注射体积等参数,尽可能降低对胚胎的伤害,保障实验顺利推进。
基因型 - 表型关联:鉴于 F0 代嵌合体小鼠表型可能不明显,不能仅凭 F0 代表型判断基因功能,需要通过繁育获得 F1 代,对 F1 代进行全面系统的表型分析,以此建立准确的基因型 - 表型关联,揭示基因的真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