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利用 CRISPR/Cas9 技术构建基因敲除小鼠的实验流程

2025-04-02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477

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CRISPR/Cas9 技术为构建基因敲除小鼠提供了高效精准的手段。以下是运用该技术构建基因敲除小鼠的详细实验流程:

实验设计

1、目标基因的选择与 sgRNA 设计

  • 靶基因分析:首先要确定目标基因,着重挑选其外显子区域,一般优先选取早期外显子,这样能有效提高基因敲除的成功率。
  • sgRNA 设计:借助专业的在线工具,像 CRISPR Design、Benchling、CRISPOR 等来精心设计靶向目标序列的 sgRNA。设计时要严格把关,筛选出高特异性的 sgRNA,尽可能避免脱靶现象,其长度通常固定为 20bp。与此同时,Cas9 的选择也不容忽视,一般常用来源于化脓链球菌的 SpCas9,并且要保证它与所选的 sgRNA 能够完美兼容。另外,如果实验需要引入特定突变或者大片段缺失,那就得着手设计同源重组修复模板(HDR 模板)。

2、实验动物选择

  • 小鼠品系:实验常选用 C57BL/6 或者 FVB/N 等品系的受精卵,而且要选取处于原核期的胚胎。这些品系的小鼠在遗传学研究领域应用广泛,能为实验提供稳定可靠的基础。
  • 动物伦理:整个实验必须通过伦理委员会的严格审批,确保实验过程遵循动物福利原则,不对实验动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实验材料制备

1、体外转录或合成 CRISPR 组件

  • sgRNA 合成:可以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体外转录法。若选择体外转录,务必添加 T7 启动子以及 sgRNA 骨架,以此保障 sgRNA 的正常合成与后续功能发挥。
  • Cas9 mRNA 制备:同样采用体外转录的方法来制备 Cas9 mRNA,过程中要添加 5' 帽结构以及 polyA 尾,这对提高 Cas9 mRNA 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能确保它在后续实验环节中稳定发挥作用。
  • 纯化:完成 sgRNA 和 Cas9 mRNA 的制备后,要对它们进行精细纯化,去除可能存在的杂质。因为杂质一旦混入,极有可能影响后续胚胎的存活率,干扰实验进程。

2、显微注射混合液配制

将 sgRNA 按照 50 - 100ng/μL 的浓度、Cas9 mRNA 以 100 - 200ng/μL 的浓度,一同混合于显微注射缓冲液中,常用的是 RNase - free TE 缓冲液。倘若实验用到了 HDR 模板,还需依据具体实验需求,准确加入线性化质粒或 ssDNA,并合理调整其浓度。

受精卵的获取与显微注射

1、超排卵与受精卵采集

  • 超排卵:对雌性小鼠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间隔 48 小时后,再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此刺激雌鼠超排卵,为后续获取充足的受精卵创造条件。
  • 交配:将完成超排卵处理的雌鼠与雄鼠合笼,之后仔细检查雌鼠阴栓情况,以此确认受精卵是否处于原核期,正常情况下受精后约 0.5 天受精卵会处于该关键时期。
  • 受精卵收集:确认受精卵状态后,处死雌鼠,小心冲洗其输卵管,从中精准收集处于原核期的受精卵,这些受精卵将作为后续实验的核心材料。

2、显微注射

  • 显微操作:运用专业的显微注射仪,将预先配制好的 CRISPR 混合液(包含 sgRNA、Cas9 mRNA,如有需要还包括 HDR 模板)精准注入受精卵的原核或者细胞质内。这一步操作对技术要求极高,需要操作人员具备精湛的显微操作技能。
  • 胚胎培养:完成显微注射后的胚胎,要在适宜的体外环境中培养,直至发育到两细胞期或者囊胚期,这个过程大约需要 24 小时。在此期间,要严格把控培养条件,确保胚胎能够正常生长发育。

胚胎移植与代孕母鼠

1、代孕母鼠准备

通过让结扎雄鼠与雌鼠交配,诱导雌鼠产生假孕状态,这些代孕母鼠将作为胚胎移植的受体,为后续植入胚胎提供孕育环境。

2、胚胎移植

依据胚胎发育所处的阶段,将培养好的胚胎准确移植到代孕母鼠相应的部位,若是两细胞期胚胎,一般移植到输卵管;若已发育至囊胚期,则移植到子宫。为提高妊娠成功率,通常每只母鼠会移植 10 - 15 枚胚胎。

子代小鼠鉴定

1、F0 代小鼠基因型分析

样本采集:待子代小鼠出生大约 3 周后,小心剪取其尾巴,以此提取基因组 DNA,作为后续基因型分析的样本。

PCR 扩增靶区域:专门设计能够扩增 sgRNA 靶点附近区域的引物,利用 PCR 技术对样本 DNA 进行扩增,获取足量的靶区域 DNA 片段用于后续检测。

检测方法:

  • TA 克隆测序:将 PCR 产物进行克隆处理,之后测序分析,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精准检测出插入 / 缺失(Indel)突变情况,为判断基因敲除效果提供直接依据。
  • T7E1 或 Surveyor 酶切: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快速筛查,通过检测双链 DNA 错配情况,初步判断基因是否发生突变,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样本,提高筛选效率。
  • 高通量测序(NGS):该技术能够精确解析突变类型,同时还能深入分析是否存在脱靶效应,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驾护航。

2、嵌合体筛选

F0 代小鼠有很大概率是嵌合体,即其身体部分细胞携带突变基因。为获得稳定遗传的纯合子,需要将 F0 代小鼠与野生型小鼠进行配种,繁育出 F1 代,再从 F1 代中筛选出纯合子个体。

表型分析与品系建立

1、表型分析

生理功能检测:密切观察子代小鼠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项生理指标,包括生长速度、行为模式、代谢水平等方面是否出现异常,以此推断基因敲除对小鼠整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分子水平验证:运用 Western blot、qPCR 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目标蛋白或者 mRNA 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情况,确定是否因基因敲除而出现表达缺失,从分子层面揭示基因功能变化。

组织学分析:制作小鼠组织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细致观察不同组织器官的结构和细胞形态变化,探寻是否存在组织特异性的表型改变,进一步剖析基因敲除引发的深层次生物学效应。

2、品系纯化

通过连续回交或者兄妹交配的方式,在 F1 代、F2 代中逐步筛选并培育出纯合子个体,建立起稳定遗传的基因敲除小鼠品系,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注意事项

脱靶效应:在实验前期,要充分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可能出现的脱靶位点,对于关键实验,如有必要还需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验证,确保实验结果的精准性,避免因脱靶效应导致错误结论。

胚胎存活率:由于显微注射操作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很可能对胚胎造成损伤,进而影响其存活率。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要反复优化注射条件,包括注射物质的浓度、注射体积等参数,尽可能降低对胚胎的伤害,保障实验顺利推进。

基因型 - 表型关联:鉴于 F0 代嵌合体小鼠表型可能不明显,不能仅凭 F0 代表型判断基因功能,需要通过繁育获得 F1 代,对 F1 代进行全面系统的表型分析,以此建立准确的基因型 - 表型关联,揭示基因的真实功能。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