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张智/曹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娟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题为“A neural circuit for sex-dependent conditioned pain hypersensitivity in mice”的研究文章。本文综合以往研究进展,发现了一种雄性特异的情境痛敏现象,即当再次暴露于疼痛相关情境后,雄性痛觉阈值显著降低,但雌性不变,并揭示了该模型下疼痛性别差异的潜在神经机制。
图1:再次暴露于疼痛相关情境,雄鼠的痛觉阈值降低,而雌鼠的痛觉阈值不变
研究人员发现,当再次暴露于疼痛相关情境后,雄鼠的痛觉阈值降低,而雌鼠的痛觉阈值不变。对模型下雌雄小鼠的多个脑区进行c-Fos免疫荧光染色,发现位于下丘脑的内侧视前区谷氨酸能神经元(GlumPOA)显著激活,且雌雄差异性最大。在体光纤和多通道电生理记录显示,疼痛情境下雄鼠GlumPOA神经元活性上升,而雌鼠不变。
图2:疼痛情境下雄鼠GlumPOA神经元活性上升,而雌鼠不变
mPOA脑区集中分布了各种类型的激素受体,能够响应激素水平变化并调节多种性二态行为。性激素作为在不同性别中差异表达的重要物质,同样参与性别差异的感知觉变化。通过人为激素剥夺和激素补偿,发现游离睾酮是介导雄鼠情境痛敏的关键因素。使用在体微透析联合酶联免疫吸附技术以及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研究人员发现疼痛情境下雄鼠mPOA脑区内游离睾酮水平增高,并通过作用于GlumPOA神经元上的雄激素受体增强神经元兴奋性,进而介导雄性特异的情境痛敏行为。
图3:游离睾酮是雄性情景痛觉过敏所必需的
然而,mPOA并非经典的疼痛相关脑区。为了进一步探究 GlumPOA神经元激活导致疼痛的潜在神经环路,本文综合运用病毒示踪及在体光纤记录等技术,发现GlumPOA神经元通过支配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的GABA能神经元(GABAvlPAG)介导雄性特异的情境痛敏行为。
图4:GlumPOA神经元→GABAvlPAG介导雄性特异的情境痛敏行为
本研究以下丘脑性二态核团和性激素为切入点,解析雌性和雄性大脑局部脑区功能的差异,深入挖掘特异的性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探索性别二态核团与疼痛调制关键脑区的结构连接和功能。本研究将提升当前疼痛研究领域对于性别差异的关注和思考,为疼痛的基础理论及雌雄差异的神经机制提供补充和研究新范式,同时也为镇痛新靶点的发现和性别特异的疼痛疗法提供新思路。
创作声明:本文是在原英文文献基础上进行解读,存在观点偏向性,仅作分享,请参考原文深入学习。
文献参考:Zhang, M., Ni, Z., Ma, J. et al. A neural circuit for sex-dependent conditioned pain hypersensitivity in mice. Nat Commun 16, 3639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8851-x
想了解更多内容,获取相关咨询请联系
电 话:+86-0731-84428665
伍经理:+86-180 7516 6076
徐经理:+86-138 1744 2250
邮 箱:consentc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