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应用QCM-D揭示静电-疏水协同纳米伴侣增强蛋白质折叠调控

2025-05-13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210

用户成果|中国医学科学院黄帆/南开大学史林启团队JACS:应用QCM-D揭示静电-疏水协同纳米伴侣增强蛋白质折叠调控
 


背景知识

蛋白质的正确折叠是维持其结构与功能的核心过程,但折叠过程中易发生错误,导致聚集或功能丧失。分子伴侣(如天然Spy蛋白)通过静电吸引和疏水作用协同调控蛋白质折叠,但其应用受限于电荷单一性、结构脆弱性及环境敏感性。针对这一挑战,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黄帆/南开大学史林启团队以“Natural Spy Chaperone Mimic: Tailored Nanochaperone with Electrostatic–Hydrophobic Synergy To Enhance Protein Folding Regulation”为题,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在这项研究中, 研究团队受天然Spy蛋白启发,设计了一种多功能仿生纳米伴侣(nChap),通过静电-疏水协同作用增强蛋白质折叠调控能力,突破天然伴侣的局限。
 
研究方法
  1. 纳米伴侣的理性设计
    nChap由疏水性聚己内酯(PCL)内核和亲水性聚乙二醇(PEG)/pH响应性聚β-氨基酯(PAE)混合壳层组成。通过修饰不同末端基团(氨基、羧基等),调控表面电荷特性,模拟Spy的电荷分布。
表征手段: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镜(TEM)、核磁共振(NMR)等验证其粒径(70-90 nm)、形貌及pH响应行为。
  1. QCM-D技术的关键作用
    研究采用QSense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实时监测nChap与蛋白质的结合动力学。通过频率变化(ΔF)定量分析不同电荷nChap对正/负电性蛋白(如CAB、木瓜蛋白酶)的吸附能力,揭示静电相互作用的主导地位。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热应激下蛋白质稳定性的显著提升


在80°C高温下,nChap使多种酶的残余活性提升50%以上。

圆二色光谱(CD)和荧光分析表明,nChap有效恢复热变性蛋白的二级/三级结构。
 
  1. 静电-疏水协同机制验证


QCM-D数据显示:带正电的Gua-nChap对负电蛋白CAB吸附量达51.6 μg/mg,而带负电的Phos-nChap对正电木瓜蛋白酶的吸附量更高(45.1 μg/mg),证实电荷互补增强结合。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和静态光散射(SLS)进一步证明,静电作用引导蛋白进入nChap疏水微区,抑制聚集。
 
  1. 长期稳定性与广谱适用性


在40°C下储存20天,nChap使多种蛋白活性损失降低40%-60%。

成功应用于9种不同等电点(pI)和分子量的蛋白质,展现优于天然Spy的普适性。

结论与展望

该研究通过仿生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纳米伴侣策略,兼具电荷可调性、多重疏水微区及环境稳定性,显著提升蛋白质折叠调控效率。QCM-D技术为解析静电-疏水协同机制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未来,nChap有望在生物医药领域(如蛋白质药物储存、疾病相关蛋白聚集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人工伴侣系统的开发提供新范式。

基金支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93380、52073306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A1205700)、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23JCZDJC00160)、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22-I2M-2-003)。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1/jacs.5c01133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