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突破者:Aaron T. Mok(康奈尔大学)、Tianyu Wang(波士顿大学)、Chris Xu(康奈尔大学)。
重要发现
01深脑大视野成像
实验设计:
对转基因小鼠(表达GCaMP6s钙指示剂)进行活体成像,结合1320nm三光子激发与自适应光路优化。
关键结果:
在1048微米深度(小鼠海马区)实现3.23×3.23mm²视野成像(图2),相当全脑切片80%面积。
轴向分辨率达5微米,清晰分辨皮层L6层神经元胞体及海马CA1区轴突(图2b)。
对比突破:传统三光子视野仅0.04mm²,DEEPscope扩大80倍。
02活体神经元动态追踪激光功率降低47%(224mW→119mW),规避热损伤风险。
技术意义:首次在厘米级视野实现千细胞级深脑活动解析。
03双、三光子联用成像技术核心:
时空复用技术同步驱动920nm双光子与1320nm三光子光束(图5a)。
颠覆性成果:
6焦平面同步扫描:浅层(320–400μm)双光子以2.2Hz体速率成像,深层(600μm)三光子以11Hz帧率扫描。
总计4523个神经元活动同步记录,覆盖全皮层纵深。
应用价值:为跨脑区神经环路研究提供动态全景地图。
04跨物种全脑成像验证实验对象:
成年斑马鱼(全脑表达H2B-GCaMP6s),穿透头骨扫描。
成像能力:深度1090微米,视野3.23mm,解析端脑、小脑区细胞核(图6)。首次实现脊椎动物全脑无创三维渲染,单层耗时≤1.7分钟。
创新与亮点
01自适应光路系统
血管阴影实时规避(图1c):预扫描定位血管,成像中动态屏蔽对应区域激光。
功耗降低53%:在119mW安全功率下激发深层信号,突破热损伤限制。
总结与展望
DEEPscope通过自适应光路、脉冲分束、多边形振镜三大革新,首次统一深脑成像的“深度”与“广度”。其3.5mm视野下单细胞分辨能力,已在小鼠皮层、海马及斑马鱼全脑验证价值,为神经疾病机制研究提供全新工具。
未来进化方向:
光源升级:更高能激光支持8光束并行,帧率可突破30Hz。
探针协同:结合jGCaMP8s钙指示剂(信号强度提升4倍),实现毫秒级神经冲动解析。
无创拓展:整合颅骨透明窗技术,避免开颅手术,推动阿尔茨海默病等长期动态研究。
如同为大脑装上广角哈勃望远镜,DEEPscope正带领人类驶向神经宇宙的暗物质区。这项技术不仅将重塑脑科学工具链,更为癫痫、帕金森等疾病的精准干预点燃曙光。
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86/s43593-024-000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