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猫冠状病毒S真核蛋白的结构、表达系统选择、蛋白分子量及制备流程

2025-08-11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61

猫冠状病毒S蛋白(Spike 蛋白,刺突蛋白)是病毒包膜表面的关键结构蛋白,负责识别宿主细胞受体并介导病毒入侵,其构象和功能依赖于复杂的翻译后修饰(如糖基化),因此真核表达系统是获取具有天然活性 S 蛋白的主要手段。以下从结构、真核表达系统选择、蛋白分子量及制备流程等方面详细介绍:

一、S 蛋白的结构特点

猫冠状病毒(FCoV)的 S 蛋白是一种 Ⅰ 型跨膜糖蛋白,整体结构分为三个功能区:

  • 胞外区:包含受体结合域(RBD)和融合肽(FP),RBD 可特异性结合宿主细胞表面的氨肽酶 N(APN)受体,是病毒入侵的关键识别位点;融合肽在病毒与宿主细胞膜接触后介导膜融合。
  • 跨膜区:锚定 S 蛋白于病毒包膜或感染细胞的细胞膜上。
  • 胞内区:较短,可能参与病毒组装过程中的信号传递。

S 蛋白在天然状态下以同源三聚体形式存在,且需经过糖基化修饰(约含 20-30 个 N - 糖基化位点),这些修饰对维持蛋白构象、受体结合能力及免疫原性至关重要。

二、真核表达系统的选择

由于 S 蛋白需要复杂的糖基化修饰和正确的三聚体折叠,原核表达系统(如大肠杆菌)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必须采用真核表达系统。常用系统及其特点如下:

  1. 昆虫细胞 - 杆状病毒系统(BEVS)

    • 优势:可高效表达大分子量蛋白,糖基化修饰接近哺乳动物细胞(虽略简单,但足以支持 S 蛋白的基本功能),且易于大规模培养。
    • 应用:常用于制备 S 蛋白三聚体,用于受体结合实验或疫苗候选抗原。
  2. 哺乳动物细胞系统

    • 常用细胞:HEK293(人胚肾细胞)、CHO(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 优势:糖基化修饰最接近天然病毒 S 蛋白,能准确折叠形成功能性三聚体,适合研究蛋白的天然构象和免疫原性。
    • 不足:表达量相对较低,成本较高,适合小批量、高活性的 S 蛋白制备。
  3. 酵母系统(如毕赤酵母)

    • 优势:操作简便、成本低,可实现高密度发酵。
    • 局限性:糖基化修饰与哺乳动物差异较大(高甘露糖型),可能影响 S 蛋白的受体结合或免疫原性,应用较少。
三、S 真核蛋白的分子量

天然 S 蛋白的分子量因糖基化修饰程度而异:

 

  • 未糖基化的 S 蛋白前体(单体)分子量约为180-200 kDa(由约 1400-1500 个氨基酸组成)。
  • 经真核系统表达并糖基化后,单体分子量增至200-250 kDa;三聚体分子量约为600-750 kDa
四、真核表达制备流程(以哺乳动物细胞为例)
  1. 基因优化与载体构建

    • 从 FCoV 毒株中克隆 S 蛋白全长或功能片段(如 RBD、三聚体稳定型 S 蛋白)的基因,根据表达宿主(如 HEK293)进行密码子优化,以提高表达效率。
    • 将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如 pcDNA3.1),载体需含信号肽(引导蛋白分泌至细胞外)、标签(如 His-tag、Fc-tag,便于纯化)及启动子(如 CMV 启动子)。
  2. 细胞转染与表达筛选

    • 采用脂质体或电穿孔法将重组载体转染至哺乳动物细胞(如 HEK293F 悬浮细胞),通过抗性筛选获得稳定表达株(或瞬时表达)。
    • 优化培养条件(温度 37℃、CO₂浓度 5%),收集细胞上清(分泌型表达)或细胞裂解液(胞内表达),通过 Western blot 检测 S 蛋白表达情况。
  3. 蛋白纯化

    • 基于标签进行亲和层析:如 His-tag 蛋白用 Ni²⁺-NTA 柱,Fc-tag 蛋白用 Protein A/G 柱。
    • 进一步纯化: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去除杂蛋白,获得高纯度 S 蛋白。
    • 三聚体纯化:若目标为功能性三聚体,可利用凝胶过滤层析分离单体与三聚体组分(三聚体分子量更大,出峰更早)。
  4. 活性鉴定

    • 构象验证:通过圆二色谱(CD)或低温电镜分析蛋白折叠状态。
    • 功能验证:采用受体结合实验(如 ELISA 检测与 APN 受体的结合能力)或假病毒中和实验(评估其诱导中和抗体的潜力)。
五、应用价值
  1. 病毒入侵机制研究:通过真核表达的 S 蛋白,解析其与宿主受体(APN)的相互作用,揭示 FCoV 的感染机制。
  2. 诊断试剂开发:以 S 蛋白(尤其是 RBD)为抗原,检测猫血清中的中和抗体,评估感染或免疫状态(中和抗体可反映对病毒的保护力)。
  3. 疫苗研发:S 蛋白是诱导中和抗体的关键靶标,真核表达的功能性 S 蛋白(如三聚体)是亚单位疫苗的核心成分,可激发宿主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

猫冠状病毒 S 真核蛋白的制备依赖于能提供复杂糖基化修饰的真核表达系统(如哺乳动物细胞或昆虫细胞),其天然构象和功能对病毒入侵机制研究、诊断及疫苗开发至关重要。相较于原核表达,真核系统虽成本较高,但能保证 S 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是相关应用的首选方案。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