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CD45.1/CD45.2、Thy1.1/Thy1.2、OT-1/OT-2小鼠的介绍及区别

2025-08-22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38

免疫学研究中有一些常用的小鼠,对于新手来讲,他们名称相近,容易混淆,往往又需要搭配使用,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CD45.1和CD45.2
CD45也被称为白细胞共同抗原(leukocyte common antigen, LCA),表达于除红细胞和血小板以外的所有造血细胞及其各分化亚群上,是常用的造血细胞标志物‌。在小鼠中,CD45包括CD45.1和CD45.2两种亚型,主要由CD45基因上等位基因不同决定的。表达CD45.1的小鼠品系包括FVB、RIII、SJL/J、STS/A、DA等;表达CD45.2的小鼠品系包括AKR、BALB/c、CBA/Ca、CBA/J、C3H/He、C57BL/6、C57BR、C57L、C58、DBA/1、DBA/2、NZB、SWR、129等。


Fig1. CD45.1和CD45.2的区别[1]

在免疫学研究中,通过CD45.1和CD45.2可以区分不同来源的细胞,常有以下应用:

嵌合体检测:
通过分选供体(如CD45.1)与受体(如CD45.2)小鼠的造血细胞,可追踪移植后嵌合体的形成效率。例如,在骨髓移植实验中,通过流式检测受体外周血中CD45.1+细胞比例,可评估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和免疫重建进程。

过继性转移实验:
利用CD45.1/CD45.2标记区分内源性与过继转移的免疫细胞,用于研究特定细胞亚群在疾病模型中的功能。例如:将CD45.1+ T细胞过继到CD45.2+小鼠体内,可追踪其在自身免疫或感染模型中的增殖与迁移;在肿瘤免疫治疗中,评估CAR-T细胞(CD45.2+)对宿主(CD45.1+)肿瘤微环境的浸润效果等。

竞争性研究:
将健康与突变造血干细胞按比例混合移植至受体,通过长期追踪两群体占比,可量化干细胞自我更新与分化能力。例如:评估基因编辑对HSC再生潜能的影响等。

Thy1.1和Thy1.2
CD90又称Thy1(胸腺细胞抗原1),在小鼠中,CD90存在于胸腺细胞、大多数外周T淋巴细胞、一些上皮内T淋巴细胞(IEL, DEC)、造血干细胞和神经元上,但不存在于B淋巴细胞上。小鼠的CD90蛋白有两个等位基因,Thy1.1(CD90.1)和Thy1.2(CD90.2),两者仅在第89位氨基酸有差别:Thy-1.1是精氨酸,而Thy-1.2是谷氨酰胺。表达CD90.1的小鼠品系包括AKR、BDP、MA/MyJ等,表达CD90.2的小鼠品系更多,包括Balb/c、CBA/J、C3H/He、C57BL/6、DBA等。

 


Fig2.分别表达Thy1.1和Thy1.2的小鼠品系[2]

与CD45.1和CD45.2类似,在实验中,通过Thy1.1和Thy1.2同样可以区分不同来源的细胞,常有以下应用:

肿瘤免疫研究:
在同源异体肿瘤模型中,Thy1.1和Thy1.2可用于区分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例如,将表达Thy1.2的肿瘤细胞接种到Thy1.1小鼠体内,可观察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反应,同时避免自身免疫干扰。此外,Thy1.1同基因小鼠在接受Thy1.2+肿瘤或T细胞后,可能产生细胞毒性抗Thy1.2抗体,这一现象可用于研究免疫排斥和抗体介导的细胞清除机制。

细胞追踪与过继转移实验:
在免疫学研究中,Thy1.1和Thy1.2常用于标记供体细胞(如T细胞、造血干细胞等),通过将表达不同Thy1等位基因的小鼠作为供体和受体,可追踪细胞在体内的增殖、分化和迁移。例如,将Thy1.1+细胞移植到Thy1.2+小鼠体内,可通过流式细胞术或免疫组化区分供体和受体细胞,研究细胞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和功能。

肾炎模型构建:
抗Thy1.1抗体可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病变,建立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模拟人类肾小球疾病的病理过程。该模型可用于研究肾炎的发病机制、药物筛选和治疗策略。

神经免疫研究:
Thy1抗原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表面表达,Thy1.1和Thy1.2的差异可用于研究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例如神经炎症、神经损伤修复等过程中的免疫细胞招募和功能调控。

OT-1和 OT-2
T细胞是一类在免疫反应中具有关键作用的白细胞,按功能可大致分为两大亚群:CD4+T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CD8+T细胞(杀伤性T细胞)。

CD4+T细胞主要通过识别抗原并分泌细胞因子激活其他免疫细胞,从而协调免疫反应。与此相反,CD8+T细胞具有细胞毒性,可以通过裂解或凋亡诱导细胞死亡,直接靶向并消除受感染的细胞或癌细胞。

这两种T细胞均依赖其T细胞受体(TCR)特异性地识别不同的抗原来发挥作用,一旦遇到其TCR能够识别的抗原,T细胞就会被激活并启动免疫反应。OT-1和OT-2是两种在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T细胞受体(TCR)转基因小鼠。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T细胞受体的特异性以及它们所识别的抗原肽段。‌

OT-I小鼠是一种携带小鼠Tcra-V2和Tcrb-V5基因插入的转基因品系,其CD8+ TCR可特异性地识别卵清蛋白(Ovalbumin,OVA)的257-264肽段,这种特异性使得OT-1小鼠在研究CD8+ T细胞对抗原的阳性选择和应答中非常有用。

OT-2小鼠CD4+ TCR特异性地识别OVA的323-339肽段,OT-2小鼠CD4/CD8外周血T细胞比例增加了4倍,淋巴结T细胞对特定的卵清蛋白配体表现出剂量依赖的增殖反应。

与上述2对小鼠常需要一起使用不同,OT-1和OT-2需要根据研究目的选择相应的小鼠使用。

OT-1:
OT-1小鼠可用于研究多肽在CD8+ T细胞对抗原的阳性选择和应答中的作用。

OT-2:
OT-2小鼠可用于研究体内T细胞生物学,如TCR-配体相互作用、T细胞激活、胸腺选择、抗原交叉呈现、胸腺选择过程以及中央和外周T细胞耐受和诱导。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啦,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随时欢迎您联系我们!

Reference:
[1] Zebedee SL, Barritt DS, Raschke WC. Comparison of mouse Ly5a and Ly5b leucocyte common antigen alleles. Dev Immunol. 1991;1(4):243-254. doi:10.1155/1991/52686

[2] Letarte, M. “Thy-1.1 and Thy-1.2 alloantigens: an overview.” Methods in enzymology vol. 108 (1984): 642-53. doi:10.1016/s0076-6879(84)08124-6

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Model Organisms Center, Inc.,简称"南模生物"),成立于2000年9月,是一家上交所科创板上市高科技生物公司(股票代码:688265),始终以编辑基因、解码生命为己任,专注于模式生物领域,打造了以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研发为核心,涵盖多物种模型构建、饲养繁育、表型分析、药物临床前评价等多个技术平台,致力于为全球高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等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产品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