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成果由 Carlo Bevilacqua 和 Robert Prevedel 共同完成,以《Full-field Brillouin microscopy based on an imaging Fourier-transform spectrometer》为题,于2025年2月在《Nature Photonics》发表。
技术原理
01传统技术瓶颈
常规布里渊光谱依赖虚拟成像相位阵列(VIPA)或法布里-珀罗干涉仪,需按奈奎斯特定理密集采样(>10⁶点/光谱),导致单点测量耗时数百毫秒。例如780 nm波段实现0.5 GHz分辨率需扫描数小时,无法满足生物样本实时成像需求。
干涉图包络提取:通过迈克尔逊干涉仪获取散射光程差信号,仅需在激光频率ωₗ附近稀疏采样(Nₗ≥3点),拟合余弦函数提取振幅衰减包络
频谱重建:对包络函数作傅里叶变换,将频谱中心归零重建,避免全频段扫描
噪声抑制:铷蒸气池滤除>80 dB弹性散射光,保留布里渊信号
03光学系统设计
照明端:光片照明(厚度10 μm)激发样本声学振动
探测端:双路干涉光路中,电机控制空心角反射器产生纳米级程差,sCMOS相机同步捕获全场干涉图
发展历程与应用场景
012009-2023:概念验证与技术迭代
2009年 布里渊生物力学关联性确立(Prevedel, Nat Methods)
2023年 线扫描技术提速100倍(Bevilacqua, Nat Methods)
2025年 全场成像突破:FTBM将数据吞吐量提升至40,000 spectra/s,较共聚焦方法快三个数量级
重要发现
01仿体三维成像
油滴-琼脂糖样本测试中,系统以273×323×72 μm³视场同步获取频移/线宽分布,空间分辨率达0.58 μm(横向),频移精度±70 MHz:
02光学噪声抑制模型
建立光子探测方程:2N detect=N ASE+N elas+N Br+[N elas+N Br×A(τ)]×cos(ω Lτ)
证实当布里渊光子数>1,000时,频移误差<20 MHz,且相机读出噪声≤5e⁻时仍保持量子噪声极限性能。
03速度突破
单像素采集时间25 μs,15 GHz频谱范围内实现0.1 Hz全场成像速率(300×300 μm²视场),较线扫描法提速100倍。
挑战与展望
当前FTBM临床转化面临三重障碍:
光路需双侧光学通路,限制体内深组织成像;
组织折射率失配引发伪影;
激光功率上限70 mW制约大视场高分辨率应用。
未来突破方向包括:开发折射率匹配液(如Boothe et al. eLife方案)消除界面畸变;结合轴向平面显微术(Li et al. Sci Rep)提升散射角兼容性;通过级联AOM滤波抑制放大自发辐射(ASE)噪声。预计5年内可实现肿瘤组织弹性分级、角膜病变早期诊断等临床场景应用,并进一步与拉曼联用形成"化学-力学"多模态成像平台。
论文信息Bevilacqua C, Prevedel R. Full-field Brillouin microscopy based on an imaging Fourier-transform spectrometer. Nat Photonics. 2025;19(5):494-501.
DOI:10.1038/s41566-025-01619-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