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Wind-up效应的生理机制及临床意义

2025-09-30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46

Wind-up效应和Temporal Summation(时间叠加)的关系

一、什么是Wind-up?

Wind-up 可以形象地解释为“上发条”或“渐增”现象。在疼痛研究的领域,它指的是:当脊髓背角(脊髓中接收感觉信号的部分)的神经元接收到一连串来自外周神经的、强度恒定且间隔短暂的刺激时,其放电反应会逐渐增强,而不是保持恒定。
就像给一个机械玩具上发条,每次转动(每次刺激)都会让发条更紧,最终释放出更强的能量(更强的疼痛感)。Wind-up 是中枢敏化的一种特定形式和早期表现。
 
二、生理机制:Wind-up 是如何发生的?

Wind-up 主要发生在脊髓背角的 “广动力范围”神经元上。这些神经元负责接收并上传包括疼痛在内的多种感觉信号。其核心机制涉及一种叫做C纤维的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对话”。

以下是逐步发生的生理过程:
刺激传入:一个有害的(疼痛的)刺激(如针刺、高温)激活了外周的C纤维(一种传导慢痛、灼痛的无髓鞘神经纤维)。C纤维将疼痛信号以一系列电脉冲的形式传向脊髓。

神经递质释放:C纤维的末梢在脊髓背角与WDR神经元形成“突触”(神经连接点)。当电脉冲到达末梢,会释放两种关键的神经递质。1谷氨酸(主要的兴奋性递质,作用于NMDA受体和AMPA受体);2 P物质(一种与疼痛密切相关的神经肽)

关键步骤:NMDA受体的激活(“上发条”的核心)。第一次刺激:谷氨酸释放,主要激活的是AMPA受体,引起一个短暂、正常的去极化(兴奋),产生一次疼痛信号上传。重复刺激:每次刺激都使神经元产生轻微的去极化。这种持续的去极化会移除堵塞在NMDA受体通道里的镁离子。镁离子的解除:就像拔掉了塞子,使得下一次谷氨酸再来时,不仅能激活AMPA受体,还能激活之前“休眠”的NMDA受体。

反应增强(“发条”释放):
NMDA受体被激活后,会允许大量的钙离子涌入神经元内部。钙离子作为强大的第二信使,会触发一系列细胞内反应,导致神经元兴奋性长期、显著地增强。因此,对于后续到来的完全相同的刺激,WDR神经元会产生更频繁、更强烈的放电。

简要的说Wind-up的本质是,重复的C纤维传入信号,通过解除镁离子对NMDA受体的抑制,引发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骤增,从而导致神经元对后续刺激的反应性“放大”或“上调”。

三、Wind-up 与 Temporal Summation 的关系
这两个术语紧密相关,但描述的角度不同:
Temporal Summation(时间叠加效应):这是一个心理物理学概念,描述的是受试者主观感受到的疼痛感随着重复刺激而逐渐增强的现象。它是Wind-up在主观感受上的体现。
Wind-up:这是一个神经生理学概念,描述的是上述在脊髓神经元水平上发生的、客观的放电频率增强的电生理现象。它是Temporal Summation的神经基础。
简单说:Wind-up是原因(神经机制),Temporal Summation是结果(主观感受)。 在研究和临床中,我们通过测量Temporal Summation来间接反映受试者脊髓中枢发生Wind-up的易化程度。
 
四、临床意义
1、Wind-up现象对于理解急慢性疼痛至关重要:
急性疼痛中的保护作用:在急性损伤时,Wind-up促使你更加保护受伤部位,避免进一步伤害,是一种有益的生理预警机制。
慢性疼痛的核心机制:Wind-up是中枢敏化的典型代表。在许多慢性疼痛疾病中(如纤维肌痛、神经病理性疼痛、骨关节炎),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的疼痛处理功能发生紊乱,Wind-up现象会异常增强和持续。
2、临床表现:患者会表现出痛觉过敏(对疼痛刺激的反应过度强烈)和异常性疼痛(非疼痛刺激(如轻触)也能引发疼痛)。
3、指导治疗:
理解Wind-up机制促进了预防性镇痛的概念——在手术前或创伤前使用镇痛药(尤其是NMDA受体拮抗剂,如氯胺酮),可以预防或减轻Wind-up和中枢敏化的发生,从而减少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NMDA受体拮抗剂和一些抗惊厥药物(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被用于治疗慢性疼痛,部分原因就是它们能够抑制Wind-up样的机制。

总结
Wind-up 是一个描述脊髓神经元对重复性疼痛刺激反应性逐渐增强的特定神经电生理过程。它依赖于NMDA受体的激活,是疼痛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被“放大”的关键机制,也是连接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的重要桥梁。通过测试其主观对应现象——Temporal Summation,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评估个体的中枢敏化水平,从而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复杂的慢性疼痛疾病。
 
德国MRC公司的PinPrick针刺刺激仪多年来一直广泛应用于定量感觉测试(QST)领域,主要用于评估机械性疼痛和感知阈值(采用精确定义的刺激强度),并可进行重复刺激测量(即“时间叠加效应”)。该刺激仪能够实现皮肤伤害性感知激活的可重复性测量与标准化记录,从而有助于更精准地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为慢性疼痛疾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有效工具。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