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细胞DNA残留的主要来源
CHO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是生物制药领域应用广泛的宿主细胞之一,广泛用于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等生物制品的生产。CHO被广泛应用于抗体类药物的生产,包括完整抗体、抗体片段等;也被广泛用于生产多种重组蛋白疫苗,如乙型肝炎疫苗等。即使经严格的纯化和质控,终产品仍可能残留宿主细胞DNA,若残留量超标,可能引发免疫原性反应、成瘤性风险等安全问题,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去除来自宿主细胞的杂质,尽可能排除宿主细胞残留物质如DNA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CHO细胞DNA残留主要产生于细胞培养、收获及后续纯化工艺环节。
- 细胞裂解释放在细胞培养后期,部分CHO细胞会发生自然裂解,细胞内的基因组DNA释放到培养液中,成为主要的DNA残留来源。或者生物制品收获过程的细胞产生机械损伤,增加DNA残留量。
- 工艺环节携带即使经过纯化工艺的设备和用料携带残留DNA。
- 死细胞碎片残留死细胞虽未充分裂解,但仍可能在后续工艺中破碎,释放出DNA.
药典对于生物制品的DNA残留有明确的规定,有的要求取纯化产物或原液测定DNA残留应不高于10ng/剂,有些生物制品的要求更严格,达到了pg级别。因此需严格控制DNA残留水平并建立可靠的残留DNA检测方法。
CHO细胞DNA残留的常用检测方法
目前针对CHO细胞DNA残留的检测方法,需满足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要求。中国药典3407中对DNA残留检测方法的描述包含三种:DNA探针杂交法、荧光染色法、定量PCR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是基于PCR技术通过设计针对CHO细胞基因组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利用荧光信号实时监测PCR扩增过程,实现对DNA残留量的定量分析。该方法的优势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线性范围宽、检测时间较短(约2~4小时),荧光定量qPCR是目前生物制药行业常用的DNA残留检测方法。
翼和研发了针对CHO宿主细胞DNA残留的检测试剂盒(CHO 100),是一款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直观、特异性强的宿主DNA残留量检测试剂盒,为CHO细胞DNA残留量的检测提供可靠方法。翼和生物采用一套引物探针在FAM通道定量检测样品中CHO残留DNA,另外一套引物探针在HEX通道检测内参DNA。该试剂盒提供了阴性对照,NCS对照和标准品浓度梯度稀释的标准曲线,可以实现CHO宿主细胞DNA残留量的检测,整个检测流程大概3小时。能够快速、高效、高灵敏、高特异性的检测生物制品中的CHO残留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