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细胞支原体高灵敏检测方法

2025-11-19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110

细胞支原体污染
支原体无细胞壁,大小仅 0.1 - 0.3 μm,可穿透常规的 0.22μm 滤膜,常规过滤除菌的手段对支原体无效,难以阻挡。

细胞支原体污染是细胞培养领域普遍且比较棘手的问题,科研实验室和生物制药行业均存在较高污染比例。对细胞而言,支原体会掠夺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导致细胞生长缓慢甚至停止,还会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与功能。

支原体污染隐蔽性强、危害大、防控难度高,让很多研究者头痛不已。细胞支原体污染比例居高不,有些实验室支原体污染的平均比例可达 30%-60%。且传代次数越多的细胞,污染概率越高。新引进的细胞系若未经过严格筛查,很容易成为支原体的污染源;生物制药领域里一些动物源性原材料常携带支原体,使得生产环节中的细胞体系也面临很高的支原体的污染风险。

支原体污染初期不会引起培养基浑浊、变色等明显异常,外观上也无明显变化,很容易被忽视。污染细胞在市场流通,同时培养基、血清、移液枪头等试剂耗材灭菌不严格,以及实验人员操作不规范等,都为支原体污染提供了可乘之机。支原体可通过空气、气溶胶、接触等多种方式传播,一些生物实验用仪器,如超净工作台、离心机、培养箱、实验枪头和试管架等都可能成为传播媒介。一旦出现污染,若未及时发现和处理,极易扩散至整个实验室的细胞培养体系,而且很长时间内无法清除,浪费了时间和人力、物力,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细胞支原体高灵敏检测
支原体污染会改变宿主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致实验结果不稳定,须对培养细胞定期进行支原体检测。当前的支原体检测方法,存在检测滞后性。传统检测方法如分离培养法耗时长达数周,难以快速排查污染。由于污染初期无明显特征,往往等到细胞出现异常时,污染已扩散,清除难度大。

翼和生物高灵敏支原体检测试剂盒采用多套引物探针在FAM通道检测支原体DNA,采用一套引物探针在VIC通道(有些仪器是HEX通道)检测内参DNA,参照 EP 2.6.7 和 JP XVII 支原体检测相关要求进行验证;检测对象为细胞培养的上清液,细胞沉淀或其他生物制品。

该试剂盒需要配合推荐使用的核酸抽提方案,检测灵敏度达到10 CFU/mL。检测结果可靠:抽提加入内标核酸,全过程质量控制。实验稳定:全程闭管操作,无交叉污染。操作方便:操作简单,无需电泳步骤。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