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四种常用的抗凝剂介绍

2021-08-16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2331

在医学实验中常需动物的全身抗凝,采出的全血或血浆有的也需加入适当的抗凝剂抗凝。对抗凝剂的要求是:用量少、溶解度大、不带进干扰实验的杂质。下面是四种常用的抗凝剂:
                    
1)、乙二胺四乙酸(EDTA):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 EDTA有二钠、二钾和三钾盐。均可与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其机制是通过与水相中的钙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而阻止血液凝固,EDTA能影响某些酶的活性,因此检测血液样本中指标的酶活时,不推荐使用此抗凝剂。

2)、 肝素:是血液化学成分测定中最好的抗凝剂,其抗凝机制是与抗凝酶Ⅱ一起,在低浓度能抑制因子Ⅸa、Ⅷ和PF3之间的作用,并能加强抗凝血酶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阻止凝血酶形成;还有抑制凝血酶的自我催化及抑制因子X的作用。通常用肝素抗凝的剂量是10.0~12.5 IU/mL血液。

3) 、枸橼酸盐:其抗凝机制是枸椽酸盐与血中钙离子形成可溶性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枸橼酸钠有2Na3C6H5O7。和2Na3C6H5。11H2O等多种晶体。通常用前者配成109mmol/l(32g/l)水溶液(也有用106mmol/l浓度),与血液按1:9或1:4比例使用。枸椽钠对凝血V因子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使其活性减低缓,故常用于凝血象的检查,也用于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因毒性小,是输积压保养中的成分之一。

4)、 草酸钾:通过草酸根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草酸钙沉淀,使其无凝血功能。钾、钙含量测定的血样不能用草酸钾抗凝。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