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阿洛酮糖是一种低热量、高甜度的己糖单糖。然而D-阿洛酮糖制备过程在碱性和高温条件下,非酶引发的褐变阻碍了D-果糖至D-果胶的转化,并且产生的副产物增加了分离和提取的难度。
为了解决生产过程中的上述问题,江南大学饶志明课题组发表的研究Efficient D-allulose synthesis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by auto-inducing expression of the tandem D-allulose 3-epimerase genes in Bacillus subtilis中在构建的枯草芽孢杆菌168(Bs168)内利用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PEases)基因表达和自动诱导启动子工程,在酸性条件下有效合成D-阿洛酮糖。
实验首先选择枯草芽孢杆菌168作为DPEases异源表达底盘细胞,分别表征了pH和温度对纯化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纯化酶PSDPEase受温度变化影响显著,RCDPEase则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RCDPEase的活性受到pH变化的显著影响,而DSDPEase的活性受到的影响较小。然而当使用DSDPEase催化果糖合成D-阿洛酮糖时,发现反应混合物发生非酶褐变,并随着pH逐渐变为碱性会越来越明显。

DPEases酶学性质和碱性条件下的非酶褐变
温度和pH都会影响非褐变过程。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加速反应,提高生物转化过程中的转化率。实验设计研究pH对消除非酶促褐变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酶在酸性条件下活性远低于碱性条件下的活性。

DPEase合成D-阿洛酮糖和DPEase在一个细胞共表达的平衡时间
进一步基于双顺反子表达系统,对来自不同菌株两个具有互补功能特征的DPEase在一个细胞中在启动子HpaII下串联表达。结果表明组合表达DPEase可以提高催化效率,弱酸(pH 6.5)条件下酶活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为了提高DPEase的表达水平,实验通过自动诱导启动子工程优化启动子。结果证实启动子优化促进了DPEase的表达。由于不同启动子在菌株中的表达机制不同,受生长时间、环境和营养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对得到的菌株在5-L生物反应器(T&J Bio-Engineering, Shanghai)中进行分批补料培养以测试总酶表达的活性。

启动子表达对酶活性的影响
发酵过程中DO通过搅拌自动控制,保持DO在30%。生物量在起初6h内迅速增加,pH由于蔗糖的消耗而上升,此时连续补料。随后细胞密度以2-3 OD600的速度增加,细胞密度增加到98.8,30h酶活性为387.7 U/mL。生长进入稳定期后,36h细胞密度不再增加,酶活性仍然不断增加。当重组菌株培养至42h时,酶活性高达到480.1 U/mL。此结果比先前报道的研究结果高11倍。
与游离酶催化相比,全细胞转化可以消除细胞破坏和纯化的步骤,更加利于工业生产。实验通过细胞密度和底物浓度优化催化的过程。在OD600=15,500 g/L果糖浓度是更加优化的全细胞转化条件。获得的产物产率高达163.5 g/L。

全细胞生物转化条件优化
T&J-IntelliFerm A 台式玻璃发酵罐高性价比、稳定,是理想的缩小及放大应用发酵罐,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微生物培养。具有专用搅拌体系,实现良好的传质,加以专用的控制策略,轻松即可达到高密度培养。单壁罐体易于离位灭菌,3D冷却系统+电热毯加热的创新方式已成为了发酵罐的金标准。
T&J-IntelliFerm A 5L 台式玻璃发酵罐
控制软件实时记录生物反应过程,支持所有参数的在线监测和远程控制,同时具有实时曲线。软件还可以实现编程控制,通过一个参数、报警信息、接种时间等条件的变化,反馈控制另一个参数。简单易用,上手快,自动化过程节省人工操作,避免人为带来的误差,大幅缩短工艺优化时间。
迪必尔可根据您的工艺需求,为您提供广泛的PAT组合,包括完全集成的在线传感器、生物工艺分析仪、以及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T&J-IntelliFerm A 台式玻璃发酵罐,或者申请免费试用的样机,请随时联系我们!
复制下方链接至浏览器获取T&J-IntelliFerm A 台式玻璃发酵罐产品资料https://h7y01zh7a1.feishu.cn/file/boxcnMIRGt9PgYxjc8C6dzWkZoj 密码:R5oB

扫码添加微信
Email:l@parallel-bioreactor.com
电话:18017396936
免责声明:本文节选翻译自参考文献。因水平有限,详细内容请参考原文。仅作知识分享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参考文献:Hu M, Wei Y, Zhang R, Shao M, Yang T, Xu M, Zhang X, Rao Z. Efficient D-allulose synthesis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by auto-inducing expression of the tandem D-allulose 3-epimerase genes in Bacillus subtilis. Microb Cell Fact. 2022 Apr 19;21(1):63. doi: 10.1186/s12934-022-01789-2. PMID: 35440084; PMCID: PMC901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