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general Shwartzman reaction):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指给动物间隔24h各静脉注射一次小剂量非致死性的内毒素,则在接受第二次注射后动物发生休克或出血倾向,甚至因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死后解剖发现,各个重要脏器中常常有纤维蛋白性微血栓,而日由此产生相应组织的缺血坏死,其中尤以肾,肺,肝等脏器最为明显。
如果第一次注射时用具有封闭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作用的二氧化钍替代内毒素,则第二次注射小剂量内毒素后同样会发生DIC。目前一般认为全身性Shwartzman 反应的发生机制之一是由于第一次内毒素注射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了内毒素和纤维蛋白而被封闭,在使其功能受到抑制的同时,机体又处于高凝低纤维蛋白溶解状态,因此第二次注射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吞噬激活的凝血因子的能力因降低而无法使内毒素灭活。内毒素具有激活凝血因子Ⅻ,促使血小板聚集和收缩血管作用,故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引起D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