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2. 肿瘤类器官生物库建立及用途[6]
肿瘤类器官生物库可以从转基因非癌性类器官或肿瘤类器官中建立。这些生物样本库可实现基于肿瘤异质性的药物效率测试、芯片上类器官的药物筛选和毒性测试等。■ 肿瘤类器官库用于活性药物筛选
万事开头难,药物开发的第一步便是活性化合物的筛选,肿瘤类器官自然是不能错过。研究人员利用 CRC 患者来源的类器官生物样本库进行功能筛选发现了一种新型候选药物 MCLA-158。
研究人员从两家不同医院治疗的 68 例患者的共 99 个肿瘤样本中提取并储存了 61 个原发性 CRC 和 11 个 CRC 肝转移的类器官,还选取了肿瘤邻近的健康粘膜建立类器官,构建了 CRC 患者来源的类器官活生物库(图 3)。其次,通过该类器官生物样本库,对超过 500 种双特异性抗体进行药物筛选,并评估它们在匹配的正常结肠黏膜类器官中的活性。最终发现 MCLA-158 (EGFR x LGR5 双特异性抗体)可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 G 蛋白偶联受体-5 (LGR5) 相结合,在体内外有效抑制结直肠癌类器官生长和转移[7]。
图 3. 肿瘤类器官衍生概述[8]
肿瘤类器官共培养(模拟体内 TME) 有了活性化合物,接下来就是进一步的毒性及机理的研究验证。在肿瘤免疫治疗中,肿瘤微环境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 中肿瘤和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对临床前评估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肿瘤微环境的输入,就无法准确评估免疫治疗中潜在的药物有效性[9]。经过对肿瘤类器官与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培养的多次研究发现 ,足够数量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在肿瘤类器官模型中用于免疫治疗是必不可少的[10]。如将小鼠鸡卵白蛋白肽 (OVA) 特异性 T 细胞、人 NY-ESO-1 特异性 CD8+ T 细胞和自体肿瘤浸润性 T 细在共培养,可促进肿瘤识别和高细胞毒活性[11]。因此,为了使肿瘤类器官更接近于活体的肿瘤微环境,可在培养体系中加入其他细胞,建立细胞共培养体系。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 Xiongbin Lu 教授课题组报道了基于类器官的表观遗传抑制剂筛选。利用小鼠或癌症患者来源的乳腺肿瘤类器官联合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 T 细胞(CD8+ T 细胞)共培养,使之更好地模拟小鼠体内肿瘤微环境(图 4)。经过药物筛选最终从 141 种表观遗传相关化合物中筛选出 3 种能够促进抗原呈递和增强 T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的表观遗传抑制剂[12]。
文献流程(供参考):原位移植体内产生肿瘤组织 → 肿瘤组织消化成单个细胞进行 2D 培养 → 收集贴壁细胞进行类器官培养 → 肿瘤类器官筛选 → 肿瘤类器官加药处理 48 h → 药物处理后的类器官与 OVA 特异性 CD8+ T细胞共同培养。
肿瘤类器官芯片(临床前预测) 除了活性药物筛选及细胞毒性检测等,患者来源的类肿瘤器官还可为精准医疗提供可靠的体外肿瘤模型[14,15]。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原始肿瘤组织和生成的肿瘤类器官之间的表型和基因型一致[16,17]。同时,临床研究表明,在预测个体患者对结直肠癌和胃食管癌治疗的临床反应方面,肿瘤类器官具有较高的成功率[18-20]。但目前基于肿瘤类器官的药物测试仍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才能向患者提供结果。清华大学 Yawei Hu 团队开发了一种集成的超疏水微井阵列芯片 (InSMAR-chip),用于 肺癌类器官( Lung cancer organoids, LCOs) 的高通量三维培养和分析,可在一周内快速测试一系列临床推荐的药物。且 LCOs 对抗癌药物的反应与临床结果和基因突变是一致的。因此,LCOs 联合 InSMAR-chip 可能为快速预测肺癌患者特异性药物反应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图 5)。此外,FDA 于 2022 年批准了全球完全基于 “类器官芯片” 研究获得临床前数据的新药(NCT04658472)进入临床试验。这意味着 “类器官芯片” 实验,首次取代了传统动物实验,且被官方认可。
图 5. 从患者肿瘤中建立 LCOs 过程示意图[21]
文献流程(供参考):
1. 建立了一种机械的样本处理方法,在 3 天内从患者的肿瘤组织中生成足够数量的 LCOs。
2. 将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 (约0.5 × 0.5 × 0.5 cm3) 用剪刀剪成小块,轻轻研磨后用注射器将其推入 100 µm 的滤器中。
3. 用 40 µm 滤器收集 40 ~ 100 μm 的肿瘤碎片,并将其悬浮在优化的 LCO 培养基中过夜培养。
4. 将 LCOs 接种在 Matrigel 基质胶中,并在多孔板中继续培养 3 天,用于长期扩增和类器官鉴定,或者在 InSMAR-chip 芯片上进行 3 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上下滑动查看
■ 小结
本期小 M 为大家介绍了类器官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优势及应用,通过建立肿瘤类器官模型和肿瘤类器官库,可评价药物抗肿瘤活性、药物毒性,确定药物作用靶点以及药敏性筛查等,同时还可应用于精准医疗及临床前的药物预测,及时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因此,类器官模型及筛选平台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疾病机制,测试和开发疾病相关的新药物。
相关产品 |
收录了 15,000+ 种具有明确报道的、活性已知、靶点明确的小分子化合物,包括天然产物,新型化合物,已上市化合物及处于临床期化合物等,可以用于信号通路研究,新药研发,老药新用等不同的筛选目的。 |
收录了 2,600+ 个批准上市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已经完成了广泛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安全性和生物利用度。 |
MCE 收录了 3,700+ 种天然产物,包括糖类和糖苷,苯丙素类,醌类,黄酮类,萜类,类固醇,生物碱,酚类,酸和醛等,天然产物化合物库是一种有用的药物开发工具。 |
MCE 可以提供 17,000+ 种片段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均符合"类药 3 原则 (RO3)", MCE 片段化合物库是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
MCE 老药新用化合物库包括 4,000+ 种批准上市药物及临床 1 期以后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已经完成了广泛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安全性和生物利用度,特别适合药物新适应症的研究。 |
参考文献
[1] Drost J, et al. Organoids in cancer research. Nat Rev Cancer. 2018 Jul;18(7):40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