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重组抗体药物制备抗体下游工艺中HCP(宿主细胞蛋白)的去除策略

2024-12-27     来源:博格隆微信公众号     点击次数:511

背景说明

重组抗体药物制备的下游纯化工艺,主要目的是分离纯化去除工艺相关杂质,如内毒素、病毒、HCP、HCD等和产品相关杂质等。

其中,HCP,即宿主细胞蛋白(Host Cell Protein)是表达重组抗体宿主细胞产生的、具有不同理化性质的复杂内源性蛋白质复合物,因其自身带来的免疫原性和潜在的蛋白酶水解活性等,会严重影响抗体药物的稳定性和功效,被认为是抗体药物的关键质量属性。HCP的去除也因此成为抗体下游工艺的关键目标之一。通常最终抗体药物原液中残留HCP的普遍接收范围在1~100ppm。

以常见的中国仓鼠卵巢(CHO)宿主细胞生产抗体为例,在下游工艺中,主要通过亲和层析、深层过滤、离子交换层析及多模式层析等纯化步骤来降低HCP水平。

亲和层析

亲和层析由于对抗体的高度结合特异性,是抗体下游纯化最常用的捕获层析方法。亲和层析高度选择性的特点,是去除HCP的有效手段。

HCP和亲和层析填料间的非特异性结合对HCP残留起到的作用很小。然而,HCP与目的蛋白之间存在多位点的非特异性相互作用,会导致下游纯化中两者共纯化,成为亲和洗脱液中HCP存在的主要原因。

为尽量减少样品中HCP的水平,通常在目的蛋白洗脱之前进行中间淋洗。该步骤优化的重点在于破坏HCP与亲和层析介质和/或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选用介于平衡和洗脱缓冲液之间的pH范围(如pH 5.0~6.5)进行淋洗,以去除与亲和层析介质非特异性结合的HCP。但这对与目标抗体蛋白有相互作用的HCP的去除效果有限,且低pH的中间淋洗步骤有可能会影响收率,尤其在高上样载量时。

对于此种情况,可以采用碱性淋洗缓冲液(pH 8.0~10.0)来打破抗体与HCP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达到除去HCP的目的。

此外,在淋洗步骤过程中,除对缓冲体系及pH进行优化外,添加一定量的盐或添加剂(例如:尿素、精氨酸、丙二醇和triton X-100等)也可显著破坏HCP与目的蛋白之间的静电,疏水和氢键相互作用。通过淋洗,可以除去柱上结合的HCP,从而显著降低洗脱液中HCP的水平。

Table 1. 常用淋洗添加剂及添加浓度

HCP-1

Table 2. 与mAb的Fab和Fc结构域被鉴定为强结合HCP的蛋白质

HCP-2

 
深层过滤

亲和层析洗脱的样品,在经过低pH(pH 3.5~3.8)病毒灭活后,需进行回调中和pH来与后续层析步骤进行衔接。大部分HCP(pI 4.5~7.0)在调节pH时会被跨越等电点,使溶解性降低。

对低pH病毒灭活后的回调pH值进行优化,可以选择最佳中和pH来选择性的有效聚集或沉淀HCP。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添加剂如辛酸、聚乙二醇等最大限度地沉淀HCP,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目标产物损失。这些经处理后的料液再通过深层过滤器对HCP的吸附特性来达到有效去除HCP的效果。

离子交换层析

亲和层析和深层过滤通常可以去除90%以上的HCP,但若仍无法达到目标HCP残留要求以下,则还需要通过精纯步骤进行去除,常用方法即为离子交换层析。

由于大多数抗体与HCP相比具有较高的等电点(pI 6.5~9.0),因此可采用阴离子层析流穿模式去除HCP,即在低于抗体蛋白等电点的pH和低电导条件下进行上样。因大部分HCP的等电点低,此上样条件下HCP多带负电与介质结合,而抗体蛋白带正电不与介质结合,而是从阴离子层析柱中流穿,从而将抗体与HCP进行分离。阴离子层析可通过对上样条件的缓冲液种类、离子强度和pH等条件进行优化。对于阴离子弱结合模式,还可以通过增加上样量和上样后淋洗等方式来优化提高收率。

阳离子交换层析则主要以结合洗脱模式去除产品相关的杂质。除了对缓冲液种类、离子强度和pH等条件优化,上样条件、淋洗策略与洗脱条件优化对于去除HCP和提高产品质量也很重要。此外,阳离子交换层析也可以通过弱结合流穿模式去除HCP和聚集体。

多模式层析

相较其他单一模式层析,多模式层析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抗体表面疏水和带电荷的分布与大多数HCP表面分布不同。多模式离子层析介质利用疏水与离子协同作用,可在去除HCP等杂质上表现出较单一模式层析更优秀的性能。但也正因为多模式层析固有的复杂性(兼具多种由不同因素影响的相互作用),为了充分利用该种层析,需要进行广泛的优化。

比如,对pH的优化,可以控制离子相互作用和结合能力,有利于提高回收率;而对电导率(上样、淋洗及洗脱盐浓度)的优化则决定了结合以及洗脱时的疏水相互作用。此外,添加剂如精氨酸等的使用也可以提高多模式层析的分离性和/或选择性。

总结

实现HCP的充分去除是抗体药物生产的一个关键目标,这主要取决于上游细胞培养工艺控制与下游纯化工艺控制。在抗体下游纯化工艺中,需要灵活应用不同方法,结合不同分离原理清除HCP。

为了最大限度地去除HCP并提高工艺稳健性,对工艺中的每个步骤进行优化是至关重要的。这些不同HCP去除策略的综合运用对保证抗体药物的稳定性和功效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Levy, N.E., Valente, K.N., Choe, L.H., Lee, K.H. and Lenhoff, A.M. (2014),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ost cell protein product-associated impurities in monoclonal antibody bioprocessing. Biotechnol. Bioeng., 111: 904-912. https://doi.org/10.1002/bit.25158 

[2] Li, Yifeng. (2017).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host cell protein clearance in downstream processing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Fc-fusion proteins. Protein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134(), 96–103. doi:10.1016/j.pep.2017.04.006

[3] X. Santarelli, C. Cabanne, Mixed mode chromatography: a novel way toward new selectivity, Curr. Protein Pept. Sci. 20 (2019) 14–21, Doi: 10.2174/1389203718666171024121137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