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超纯水机正确维护使用,让实验结果更精准

2025-03-19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552

在日常实验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尤其是在高效液相色谱实验、内毒素检测实验、光谱实验等对超纯水要求极高的实验中。此时,超纯水的电阻率、内毒素含量及有机物水平等关键指标,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例如,内毒素超标可能导致细胞实验假阳性,有机物残留会引起色谱峰异常或光谱基线漂移。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所用超纯水的洁净度必须满足以下核心指标:电阻率≥18.2 MΩ·cm、内毒素<0.001 EU/ml、TOC<5 ppb。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对超纯水机进行‌系统性维护‌,包括耗材更换、水质检定、管路清洗等,以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实验室超纯水机的日常维护要点。


一、预处理系统的维护

超纯水机的预处理系统通常由‌精密滤芯‌和‌活性炭滤芯‌组成。精密滤芯:多采用‌聚丙烯(PP)熔喷纤维‌(孔径1–5 μm),可拦截≥1 μm的泥沙、颗粒物及部分细菌(如大肠杆菌);‌活性炭滤芯:以高比表面积(500–1500 m²/g)活性炭为核心,通过‌吸附与催化分解‌去除余氯,并有效降低大分子有机物(如腐殖酸)、异味及色度‌。

系统作为水质净化的‌第一道屏障‌,直接接触原水中的高浓度污染物,其寿命受进水水质显著影响。‌城市自来水‌(浊度<1 NTU、余氯<0.1 ppm)建议每6个月更换预处理滤芯;‌地下水或高浊度水源‌(浊度>5 NTU)需缩短至2–3个月更换;若滤芯压差>0.1 MPa或产水浊度超标,应立即更换‌。

二、RO膜的维护

超纯水机的RO膜(孔径0.1-1 nm)通过截留溶解盐及大分子有机物实现脱盐,长期运行中易受微生物代谢产物、胶体颗粒及无机结垢污染,‌需定期冲洗以维持膜通量。

奥思德超纯水机配备智能化的RO膜冲洗程序,具有自动冲洗和手动冲洗功能。自动冲洗:系统每运行2小时或停机前触发,采用1.5倍工作流量冲洗5分钟,清除膜表面污染物‌;‌‌手动冲洗‌:支持用户自定义冲洗时长(建议5-10分钟)和冲洗次数,适用于高污染风险工况‌。

奥思德M+系列操作界面

根据CLSI GP10-A3指南,‌低负荷工况‌(日用水量≤10 L):每日自动冲洗2次,手动冲洗1次(每周);‌高负荷工况‌(日用水量>10 L):按每增加5 L用水量追加1次自动冲洗,且每周执行2次手动冲洗。

RO膜寿命受进水水质(SDI<5)、工作压力(0.6-1 MPa)及日均产水量(≤标称值80%)综合影响,常规寿命为1-2年。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立即更换:产水流量降至初始值50%以下;脱盐率<95%(电导率≥10 μS/cm);跨膜压差超过设计值15%。

三、纯化柱的维护

纯化柱‌(部分厂商称“超纯化柱”)采用‌混合床离子交换技术‌,对反渗透(RO)产水进行离子交换,将水质提升至GB/T 6682-2008规定的一级水(25℃时电阻率≥10 MΩ·cm)或超纯水(25℃时电阻率≥18.2 MΩ·cm,符合ISO 3696:1987标准)‌。

纯化柱的寿命通过‌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实时评估,需更换的明确条件包括:‌电阻率下降,连续3次检测(间隔24小时)低于目标阈值,一级水系统电阻率<10 MΩ·cm@25℃,超纯水系统电阻率<18.2 MΩ·cm@25℃,总有机碳(TOC)>10 ppb;树脂颜色褐化、结块或可见颗粒物析出。

原水水质达标(RO产水电导率≤5 μS/cm,TOC<50 ppb)时,单柱理论寿命为‌3-5 m³产水量‌。

在超纯水系统中,‌电去离子(Electrodeionization, EDI)模块‌可显著降低纯化柱的离子负荷,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国际主流厂商如默克密理博、赛多利斯普遍采用EDI技术构建复合纯化系统,其核心优势在于:EDI对反渗透(RO)产水进行‌初级离子交换,将进水电阻率从RO阶段的‌0.2-1MΩ·cm‌ @25℃提升至‌10-16 MΩ·cm‌@25℃,这大大降低了‌纯化柱的负荷,经EDI处理的水体仅需通过纯化柱完成‌痕量离子去除‌(TDS<1 ppb级),相较传统两级RO+纯化柱工艺,可使纯化柱的‌理论处理通量提升10倍以上‌,大幅延长纯化柱的更换周期。

通常情况下,EDI模块的使用寿命为2-3年,奥思德EDI型超纯水机采用多项自主研发专利系统,可有效延长EDI模块的使用寿命至5年以上。例如,在青岛SGS检测机构,奥思德EDI模块连续运行6年多,目前仍在正常使用。

四、水质监控

超纯水机‌长期停用重启前需执行全指标检测(包括内毒素),确认达标后再启用设备。‌高灵敏度实验用水‌(如HPLC、质谱)取水前增加终端过滤器的完整性测试,确保0.22 μm除菌效果。‌通过系统化水质监控,可降低超纯水机故障率30%以上,同时延长反渗透膜、纯化柱等核心部件的使用寿命‌。

奥思德E系列操作界面

(1)电阻率与电导率通过在线电阻率仪监测超纯水电阻率(需≥18.2 MΩ·cm),在线电导率仪监测超纯水电导率,当电导率异常升高(>0.055 μS/cm)时,提示离子交换树脂失效或反渗透膜污染,需立即更换耗材。建议采用每日在线监测+每月人工校准的方式。

(2)总有机碳(TOC):通过TOC分析仪检测超纯水中有机物残留(建议<10 ppb),TOC超标会导致液相色谱基线漂移或细胞培养污染,需排查预处理滤芯或纯化柱性能。当TOC>20 ppb时需更换活性炭滤芯。建议采用每周在线监测+每季度执行一次离线TOC检测,与在线数据交叉验证。

(3)微生物与颗粒物:建议每月采集水样进行微生物培养(菌落总数应<1 CFU/mL),若微生物超标需对水箱、管路进行次氯酸钠循环灭菌。颗粒物计数器监测>0.2 μm颗粒物含量(ISO 21501标准),异常时需清洗水箱或更换终端过滤器。建议颗粒物每两周在线监测+每月人工抽检。

五、管路及水箱的维护

若超纯水机超过72小时不用,需排空存水并注入1%亚硫酸氢钠保护液,恢复运行前执行30分钟冲洗及水质检测;若小于72小时不用,则需‌每48小时启动系统排放3-5 L水,保持管路动态循环。

超纯水机水箱起到临时储水和缓冲制水压力的作用。正常使用下,应每季度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一次水箱。长期停用前需彻底排空水箱,避免残留水滋生细菌或藻类。长期停用后需先清洗再启用,并执行水箱循环排放1-2次,以确保水质达标。

水箱的‌清洗方法‌:可使用无尘布擦拭内壁,配合纯水冲洗,如重度污染(如生物膜附着),需采用0.1%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消毒后冲洗。水箱清洗后建议用紫外灯照射30分钟或注入次氯酸钠溶液(浓度≤1 ppm)循环灭菌。
 


在超纯水制备系统中,预处理单元(精密滤芯、活性炭吸附滤芯)、反渗透(RO)膜组件及终端精制单元(离子交换纯化柱)均属于具有明确使用寿命的耗材组件,其寿命衰减呈现‌链式传导效应‌。超纯水机如果使用和维护不当,很容易被损坏,进而影响水质标准,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减少超纯水机的使用寿命。

通过科学的维护和管理,不仅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能显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实验室节省成本。希望本文能为您的实验工作提供帮助!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