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双光子成像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最新趋势

2025-04-24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89

在生物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双光子自发荧光寿命成像(2P-FLIM)技术正以其独特的优势,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这种技术通过测量荧光分子的寿命,而非传统的荧光强度,为我们揭示了细胞代谢、分子相互作用以及疾病进程中的深层次信息。2P-FLIM技术的非侵入性、高分辨率和对复杂生物环境的适应性,使其在癌症研究、神经科学、传染病和伤口愈合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研究背景与技术挑战
细胞代谢与荧光成像
细胞代谢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核心过程,涉及能量产生、物质合成和信号传导等多个方面。传统的荧光成像技术虽然能够提供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可视化信息,但其对细胞代谢的动态变化缺乏敏感性。此外,荧光成像中的背景信号干扰和光漂白现象也限制了其在深层次组织中的应用。因此,开发一种能够非侵入性地监测细胞代谢变化的技术,对于生物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荧光寿命成像的优势
荧光寿命成像技术通过测量荧光分子从激发态返回基态的平均时间(即荧光寿命),提供了一种独立于荧光强度的新型成像参数。荧光寿命不受荧光分子浓度、光漂白和光学路径的影响,使其成为研究细胞内化学环境变化的理想工具。2P-FLIM技术通过双光子激发,进一步提高了成像的深度穿透能力和空间分辨率,为活体组织的高分辨率成像提供了可能。

技术挑战
尽管2P-FLIM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荧光寿命的测量需要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和复杂的信号处理算法,这增加了设备的成本和操作难度。其次,生物样本中的多种荧光分子可能在同一像素内共存,导致数据解释的复杂性。此外,荧光寿命的测量对光子计数的要求较高,这在自荧光样本中可能难以实现。

技术创新与应用
双光子激发与数据处理
2P-FLIM技术结合了双光子激发和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技术(TCSPC),实现了对深层组织的高分辨率成像。双光子激发通过同时吸收两个光子使荧光分子激发,这种激发方式限制了荧光发射主要发生在焦点区域,从而减少了背景信号干扰。TCSPC技术通过测量荧光衰减曲线,精确计算荧光寿命,为研究分子相互作用和代谢变化提供了新的手段。

在传染病研究中的应用
在传染病研究中,2P-FLIM技术被用于分析病毒和细菌感染对细胞代谢的影响。例如,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研究中,2P-FLIM技术通过测量细胞内脂滴的数量和大小变化,揭示了HCV核心蛋白D2对细胞代谢的调控机制。研究发现,HCV感染导致细胞内NAD(P)H的荧光寿命显著缩短,表明自由和蛋白结合型NAD(P)H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这些发现为理解病毒感染的代谢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P-FLIM技术在神经科学研究中展现了独特的优势。通过测量神经元中NADH的荧光寿命,研究人员能够实时监测细胞的能量代谢状态。例如,在帕金森病模型研究中,2P-FLIM技术通过分析MPP+处理的PC12细胞中NADH和FAD的荧光寿命变化,揭示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病变之间的关系。此外,2P-FLIM技术还被用于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模型中大脑皮层的代谢变化,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成像实验与结果分析
代谢变化的可视化
在一系列实验中,2P-FLIM技术成功地可视化了细胞代谢的变化。例如,在对大肠杆菌感染的3T3细胞进行成像时,研究人员观察到NADH的荧光寿命显著缩短,表明细胞代谢从氧化磷酸化转向糖酵解。这种代谢重编程与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此外,在研究沙眼衣原体感染时,2P-FLIM技术首次在高分辨率下揭示了病原体与宿主细胞代谢途径之间的直接联系。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分析
2P-FLIM技术结合福斯特共振能量转移(FRET),为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提供了强大的工具。通过测量供体荧光寿命的变化,研究人员能够实时监测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在研究神经元中Ras蛋白的活性时,2P-FLIM技术通过优化的高灵敏度传感器,成功捕捉到了Ras蛋白在小细胞区域内的动态变化。这种能力为理解信号传导途径在神经活动中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伤口愈合的监测
在伤口愈合研究中,2P-FLIM技术通过测量NADH和FAD的荧光寿命,提供了伤口代谢活动的实时监测手段。研究表明,在伤口愈合的早期阶段,炎症区域的代谢活动显著增强,表现为NADH的荧光寿命增加。随着愈合过程的推进,代谢活动逐渐恢复正常。此外,通过结合二次谐波生成(SHG)成像,研究人员还能够观察到胶原蛋白的动态变化,为评估伤口愈合的质量提供了新的指标。

总结与展望
双光子自发荧光寿命成像(2P-FLIM)技术以其非侵入性、高分辨率和对细胞代谢变化的敏感性,正在改变生物医学研究的格局。从传染病到神经退行性疾病,再到癌症和伤口愈合,2P-FLIM技术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探索生命的奥秘。尽管该技术在设备成本和操作复杂性方面仍面临挑战,但随着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据分析算法的优化,2P-FLIM技术有望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监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P-FLIM技术的发展方向将集中在提高成像速度、增强信号灵敏度以及与其他成像技术的融合。此外,将2P-FLIM技术与其他先进的显微技术(如受激拉曼散射成像和超分辨显微镜)相结合,有望实现对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多维度、高分辨率成像。这些创新将为生物医学研究带来新的突破,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评估和机制研究提供更强大的工具。

论文信息
声明:本文仅用作学术目的。
Ranawat H, Pal S, Mazumder N. Recent trends in two-photon auto-fluorescence lifetime imaging (2P-FLIM) and its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Biomed Eng Lett. 2019 Jul 1;9(3):293-310. 

DOI:10.1007/s13534-019-00119-7.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