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抗猪圆环病毒4型单克隆抗体的基本特性、抗体制备、抗体特性及应用

2025-07-07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47

抗猪圆环病毒 4 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4,PCV4)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是针对 PCV4 抗原(主要为病毒衣壳蛋白)制备的特异性抗体,在 PCV4 的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致病机制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 PCV4 的基本特性、单克隆抗体制备、抗体特性及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

一、猪圆环病毒 4 型(PCV4)的基本特性

PCV4 是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的单链 DNA 病毒,2019 年首次在我国患病猪群中被发现,目前其与猪群疾病的关联性仍在研究中,初步推测可能与猪呼吸道疾病、繁殖障碍等相关。其核心抗原与病毒结构如下:

  1. 病毒结构

    • 无囊膜,正二十面体对称,直径约 17-20 nm,与其他 PCV 亚型(PCV2、PCV3)形态相似;
    • 基因组为单链环状 DNA,全长约 1.99 kb,编码两个主要蛋白: 
      • Cap 蛋白(衣壳蛋白):由 ORF2 基因编码,是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负责病毒颗粒的组装,含有关键抗原表位,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核心靶点;
      • Rep 蛋白(复制相关蛋白):由 ORF1 基因编码,参与病毒 DNA 的复制,免疫原性较弱,较少作为抗体靶点。
  2. 抗原特性
    Cap 蛋白是 PCV4 的主要抗原,分子量约 22-24 kDa,其氨基酸序列与 PCV2、PCV3 的 Cap 蛋白同源性较低(约 40%-60%),具有独特的抗原表位,这也是制备 PCV4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分子基础。由于 PCV4 发现时间较晚,其 Cap 蛋白的具体抗原表位(线性或构象型)仍在解析中,但已知其 N 端和 C 端区域存在潜在的免疫优势位点。

二、抗 PCV4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

抗 PCV4 mAb 的制备技术路线与其他 PCV 亚型类似,基于杂交瘤技术,核心步骤如下:

  1. 免疫原制备

    • 首选重组 Cap 蛋白:通过基因克隆将 PCV4 的 ORF2 基因导入原核表达系统(如大肠杆菌)或真核表达系统(如昆虫细胞、HEK293 细胞),表达并纯化重组 Cap 蛋白(纯度需≥90%)。真核表达系统更易保留蛋白的天然构象,可能更适合诱导针对构象表位的抗体;
    • 备选灭活病毒颗粒:需先在敏感细胞(如 PK-15 细胞)中培养 PCV4,经灭活处理后作为免疫原,但因 PCV4 的体外培养效率较低,目前应用较少,重组蛋白仍是主流选择。
  2. 动物免疫

    • 常用 BALB/c 小鼠作为免疫对象,采用皮下或腹腔注射方式:初次免疫用弗氏完全佐剂乳化重组 Cap 蛋白,加强免疫(间隔 2-3 周,共 3-4 次)用弗氏不完全佐剂,以增强免疫应答;
    • 末次免疫后 3-5 天,通过间接 ELISA(包被重组 Cap 蛋白)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效价,选择效价≥1:10⁴的小鼠用于细胞融合。
  3. 细胞融合与阳性克隆筛选

    • 取免疫小鼠的脾脏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如 SP2/0),用聚乙二醇(PEG)诱导融合,通过 HAT 选择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排除未融合的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
    • 采用间接 ELISA(检测与重组 Cap 蛋白的结合能力)和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与 PCV4 感染细胞的特异性结合)进行双重筛选,确保阳性克隆能识别天然病毒抗原。
  4. 克隆化与抗体纯化

    • 对阳性杂交瘤细胞通过有限稀释法或单细胞克隆仪进行 2-3 次克隆化培养,获得稳定分泌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
    • 通过小鼠腹腔诱生腹水或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收集上清后,经 Protein G/A 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高纯度单克隆抗体(纯度≥95%)。
三、抗 PCV4 单克隆抗体的关键特性
  1. 分子特性

    • 抗体亚型:以 IgG1 和 IgG2a 为主(小鼠单克隆抗体常见亚型),少数为 IgG3,亚型会影响抗体的效应功能(如补体激活、Fc 受体结合);
    • 分子量:IgG 型抗体分子量约 150 kDa(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
    • 亲和力:通过 ELISA 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测定,亲和常数(Ka)通常在 10⁸-10¹⁰ L/mol,高亲和力抗体更适合高灵敏度检测。
  2. 特异性与交叉反应性

    • 需验证抗体对 PCV4 的专一性,重点排除与其他 PCV 亚型(PCV2、PCV3)及猪源常见病毒(如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交叉反应;
    • 由于 PCV4 与其他 PCV 的 Cap 蛋白同源性低,特异性抗体较易获得,但仍需通过 Western blot 或 IFA 严格验证。
  3. 表位识别特性

    • 目前研究显示,多数抗 PCV4 mAb 识别 Cap 蛋白的线性表位(如 N 端 20-50 位氨基酸、C 端 180-210 位氨基酸),少数识别构象表位(依赖 Cap 蛋白的空间结构);
    • 可通过肽扫描技术(Peptide scanning)或基因缺失突变体分析确定抗体识别的具体表位,为病毒抗原变异监测提供依据。
四、抗 PCV4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1. 诊断试剂开发

    • ELISA 检测试剂盒:利用双抗体夹心法(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均为抗 PCV4 mAb)检测猪血清、组织或分泌物中的 PCV4 抗原,灵敏度可达 pg 级,适用于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
    •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基于单克隆抗体的快速检测技术,可在 10-15 分钟内完成定性检测,适合基层兽医现场使用;
    • 免疫组化(IHC)与免疫荧光(IFA):通过抗体定位 PCV4 在感染猪组织(如肺脏、淋巴结、肾脏)中的分布,辅助病理诊断和致病机制研究。
  2. 病毒学研究工具

    • 用于PCV4 的分离与鉴定:通过免疫荧光法筛选病毒培养阳性细胞,提高分离效率;
    • 分析病毒入侵机制:利用抗体阻断试验探究 Cap 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
    • 监测病毒变异:通过抗体与不同 PCV4 分离株的结合能力变化,分析抗原表位的变异趋势。
  3. 防控应用潜力

    • 若筛选到具有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能抑制 PCV4 对细胞的感染),可用于被动免疫(如给易感猪群注射,短期预防感染);
    • 作为抗原检测的标准品,助力 PCV4 疫苗研发中的免疫效果评价(如监测疫苗诱导的抗原清除能力)。

抗 PCV4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以病毒 Cap 蛋白为核心靶点,其特异性和亲和力取决于免疫原的质量及筛选策略。由于 PCV4 发现时间较短,目前相关抗体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其在猪群中的流行风险逐渐显现,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将成为 PCV4 精准检测、流行病学分析及致病机制研究的关键工具,为其防控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