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DAP-seq实验,却满脑子疑问?别担心,这篇攻略为你一次性解答所有关键问题,助你轻松开启实验之旅!
一、DAP-seq是什么?能帮我解决啥问题?
DAP-seq技术的核心原理
先在体外表达带有特定标签(如His、Halo标签)的目的蛋白,让其与标签配体结合后,再与基因组DNA共同孵育,最后洗脱结合的DNA片段进行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
核心优势
它能帮你快速锁定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找到其调控的下游靶基因。更给力的是,这项技术无需特异性抗体,无需转基因材料,即可揭示转录因子与DNA的互作网络,如今已成为植物学、微生物学等领域解析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的关键技术手段。
蓝景科信DAP-seq技术流程

二、实验前,我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1)样本材料
- 组织材料:植物组织5g、动物组织2g、微生物2g;或提取好的基因组DNA 10μg(可根据DNA提取效率适当调整样本量)。
-含有转录因子CDS序列的质粒:需附带测序无误的报告(序列准确性至关重要,否则会严重影响实验周期)。
(2)组织部位如何选取?
若蛋白表达有组织或时空特异性,优先选择对应时期的组织——因为我们常规DAP-seq流程采用PCR-free建库的方式,尽可能保留DNA修饰,而这些修饰可能影响蛋白与DNA的结合。
我们已完成3000+项目,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种子等组织均有成功提取经验。若提取失败,可更换易提取的组织重试。此外,还可提供去除DNA修饰的ampDAP-seq流程。
(3)参考基因组用什么版本?
参考基因组建议优先选择您日常分析中常用的版本,如果后续需要将DAP-seq数据与其他实验数据(如RNA-seq、ATAC-seq等)进行联合分析,请务必保证所有数据使用相同版本的参考基因组,这样才能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三、测序量和重复怎么定?
(1)测序量:
- 常规推荐:基因组的3X-5X。
- 需增加测序量的情况:
- 物种与参考基因组匹配度低,导致比对率低。
- 根部组织微生物含量高,可能降低比对率。
(2)重复设置:
我们的标准流程包含一个input对照和两个技术重复,无需额外设置重复,可满足文章发表需求(目前合作项目已发表于多个层次期刊)。
小知识:input对照是什么?
Input对照是亲和纯化前的文库,即基因组DNA文库,作用是在分析时降低背景噪音。
四、特殊情况说明
(1)哪些样品不能做?
- 无参考基因组的物种。
- 转录因子无法在体外表达的情况。
除上述两种,我们会提供可行性分析报告供参考。
(2)为什么有些基因家族成功率低?
部分转录因子需要和其他蛋白形成复合体才能与DNA结合,这些蛋白的实验风险比较高。
五、分析结果包含哪些内容?
蓝景科信DAP-seq的生信分析包含以下内容:
1. 原始数据处理(去接头、污染序列及低质量reads)
2. 数据产出统计
3. 参考序列比对分析
4. 测序reads富集区域扫描(peak calling)
5. Peak在基因功能元件上的分布统计
6. Peak序列模式发掘(motif search)
7. 已知motif注释
8. Peak相关基因鉴定
9. Peak相关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
10. 测序数据的可视化分析
六、DAP-seq、ChIP-seq、Cut&Tag怎么选?

选择建议:
对于ChIP实验,需要足够多的蛋白,为此常常将该TF过表达,然后在特定组织部位获得该蛋白,同时需要特异性的抗体,这两点关系到实验的成功与否。Cut&Tag相比ChIP-seq的优势是样本投入量少,信噪比高,但是同样需要抗体,而且对样本的活性状态要求很高,不兼容长期冻存样本。如果您已有转基因材料,且有ChIP级别抗体的话,ChIP实验还是值得尝试的,毕竟能够拿到体内结果,若难以满足上述条件,且时间、经费有限,建议您优先考虑DAP-seq实验。
七、结果如何验证?
拿到结果之后需要挑选您感兴趣的靶基因,之后就要开始验证环节,文献中常用的验证实验方法包括:ChIP-qPCR、酵母单杂交、EMSA、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我们可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八、有哪些成功案例?
蓝景科信已完成200+物种,3000+转录因子的实验,周期短,口碑好,助力客户发表高分文章Cell,Molecular Plan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Plant Cell,PNAS,Plant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New Phytologis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Horticulture Research,Plant Physiology等。
已做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