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生物3D打印的肾微环境神经母细胞瘤模型应用

2025-07-18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159

本文介绍了一种生物打印3D 神经母细胞瘤模型,该模型以人源肾脏微环境(含人胚胎肾 293 细胞和原代人肾成纤维细胞)为背景,核心为携带 MYCN 和 ALK 基因扩增的 IMR-32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通过测试panobinostat(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和blasticidin(肽基核苷抗生素)发现,panobinostat 在治疗有效浓度范围内可选择性诱导癌细胞凋亡而不影响肾细胞,而 blasticidin 对两种细胞均有杀伤作用;且2D 与 3D 培养的敏感性差异具有细胞类型特异性,使 3D 模型的治疗窗口更宽。该模型可高效测试抗癌药物的细胞毒性和肿瘤选择性,其开放式支架设计支持细胞类型替换,具有重要的药物测试价值。

思维导图

研究背景
  • 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瘤,高风险患者因化疗耐药复发和诱导治疗抵抗,早期死亡率高,肾转移虽罕见但治疗困难(如双侧转移无法手术或放疗)。
  • 现有模型局限:动物模型中人类癌细胞处于异种微环境,临床转化效率低(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失败率达 97%);2D 培养无法模拟肿瘤 3D 结构及与微环境的互作。
  • 生物打印技术:通过层层叠加细胞负载水凝胶构建高分辨率 3D 模型,可模拟肿瘤微环境(TME),为药物测试提供更接近人体的平台。

1. 3D 模型构建
  • 生物墨水组成:6.67% 明胶 + 4.5% 海藻酸钠,混合 CaSO₄(30mM)和细胞悬液(5×10⁶ cells/mL),打印后经 CaCl₂交联固定结构。
  • 细胞类型
    • 肿瘤核心:IMR-32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携带 MYCN 和 ALK 基因扩增);
    • 肾脏微环境:人胚胎肾 293 细胞(HEK293)及原代人肾成纤维细胞。
  • 结构设计
    • 单细胞模型:8mm 网格结构;
    • 肿瘤 - 微环境模型:3mm 直径核心(癌细胞)+6mm 直径外围(肾细胞)的同心圆盘(高 0.4mm),由商用 Bio X 生物打印机(22G 喷嘴)制作,可重复生产 48 个 / 批。

2. 药物测试结果
2.1 单细胞 3D 培养的药物敏感性
  • panobinostat 测试
  • IMR-32 对其高度敏感,72h IC50 为 2.1±0.5nM(低纳摩尔级);
  • HEK293 抗性显著,72h IC50 为 107.0±40.1nM(百纳摩尔级),10nM 浓度即可杀死几乎所有 IMR-32,但对 HEK293 无显著影响。
  • blasticidin 测试:对两种细胞无选择性,72h IC50 分别为 15.1±6.5μM(HEK293)和 12.4±8.0μM(IMR-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2D 与 3D 培养的敏感性差异(关键数据见表 1)

关键发现:3D 模型中肾细胞对 panobinostat 的抗性更强,使癌细胞与肾细胞的敏感性差异从 2D 的 1 个数量级扩大到 3D 的 2 个数量级,治疗窗口更宽

3. 共培养模型的药物选择性验证
  • panobinostat:仅核心 IMR-32 细胞在 10nM 浓度下大量死亡(红色荧光),外围 HEK293 / 原代成纤维细胞存活(绿色荧光),仅 1000nM 时肾细胞才受影响。
  • 凋亡机制:通过 caspase-3 cleavage 检测,panobinostat 主要诱导 IMR-32 凋亡,HEK293 凋亡信号极弱。
3.1原代肾成纤维细胞的验证
  • 2D 和 3D 培养中,原代肾成纤维细胞对 panobinostat 的 IC50 与 HEK293 接近(72h 3D IC50 为 158.9±40.5nM),进一步证实肾细胞的抗性,模型具有生理相关性。
4. 结论
  • 生物打印 3D 模型可有效区分特异性抗癌药(如 panobinostat)与非特异性细胞毒药物(如 blasticidin)。
  • 3D 培养与 2D 的敏感性差异提示其更接近体内环境,可提高药物测试的准确性。
  • 开放式支架设计支持替换肿瘤和微环境细胞类型,适用于个性化药物测试和肿瘤微环境研究,符合 3R 原则(减少动物实验)。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上海迹亚国际商贸有限公司
Gaia China Co.,Ltd.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