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文章分享:利用胶质母细胞瘤的糖代谢重塑减缓肿瘤生长
2025-09-17 来源:BioArt 点击次数:40
文章来源公众号:BioArt 作者:阿童木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由胶质细胞恶性转化并获得侵袭性而形成,能够迅速渗入脑组织并扩展 【1】 。其中, 胶质母细胞瘤 (glioblastoma, GBM ) ,不仅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也是侵袭性最高的一类。临床上,GBM以进展迅速、对治疗高度耐受以及极差的预后为特征。即便采用目前的标准治疗策略——最大限度的手术切除、放疗 (RT) 及替莫唑胺 (TMZ) 化疗——患者几乎总会复发,大多数在确诊后1–2年内死亡,而这主要源于肿瘤内高度异质性和显著的治疗耐药性 【2】 。因此,揭示并利用GBM的代谢脆弱性,或许能为突破耐药瓶颈开辟新路径。
深入理解肿瘤代谢对于开发精准代谢疗法至关重要。传统的PET显像、磁共振波谱学以及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反映葡萄糖摄取或代谢物丰度,却难以揭示代谢通路的动态通量。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则弥补了这一不足:通过在底物中引入 13 C或 15 N等重同位素,研究者能够直接追踪其在下游代谢物中的去向,定量描绘不同条件下的代谢变化。在肾癌和肺癌等实体瘤中,这种方法已揭示出截然不同的代谢模式 【3】 。然而在脑肿瘤领域,应用仍然有限,过去仅有研究提示TCA循环在胶质瘤中保持活跃,并可由葡萄糖或乙酸供能 【4】 。胶质瘤中其他代谢通路的动态特征、与邻近正常皮层的差异,以及其潜在的治疗价值,仍亟待系统性阐明。
近日,密歇根大学 Daniel R. Wahl , Deepak Nagrath , Wajd N. Al-Holou 和 Costas A. Lyssiotis 实验室等合作在 Nature 杂志发表了题为 Rewiring of cortical glucose metabolism fuels human brain cancer growth 的研究文章, 揭示了在正常皮层中,葡萄糖碳被广泛用于TCA循环和神经递质合成,而胶质瘤则抑制这些 “生理型” 去向,转而掠夺氨基酸等外源碳源,把葡萄糖碳重新分配给核苷酸与NAD/NADH的合成,以满足快速增殖与侵袭。通过小鼠膳食氨基酸调控实验,研究进一步证明,限制外源丝氨酸可迫使肿瘤代谢重塑,减缓生长并增强放化疗效果,提示代谢重塑存在可利用的治疗窗口。
研究团队在患者术中以及小鼠异种移植模型中输注 13 C- 葡萄糖,并通过质谱和空间成像追踪代谢流向。结果显示,皮层和肿瘤在糖酵解中间产物的标记水平相似,乳酸同位素标记比例更高,提示乳酸可能通过交换或摄取进入代谢。然而在TCA循环中,皮层中葡萄糖碳标记显著高于GBM,且能有效转化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GABA等神经递质;相比之下,GBM的TCA循环与神经递质生成显著减弱,GABA几乎缺失。这种差异反映了 GBM放弃“神经功能型”代谢,转而追求“增殖型”代谢。
尽管葡萄糖摄取水平相当,GBM却显著增加了核苷酸的 13 C- 标记,尤其是嘌呤合成的GMP分支和嘧啶合成,从而满足DNA/RNA合成需求。NAD/NADH的标记亦增加,表明葡萄糖碳被重定向至支持增殖和存活的生物合成,而非维持神经活动的代谢功能。代谢通量分析 (MFA) 证实,GBM不仅增加了从头合成,也增强了核苷酸回收利用。放疗后,肿瘤会短暂性上调IMP和GMP的从头合成,而AMP通量下降,提示其通过动态重塑嘌呤代谢来应对DNA损伤修复需求。这些结果表明, GBM通过上调从头和回收途径,将葡萄糖代谢从‘生理功能’重定向为核苷酸生物合成,以支持增殖需求 。
丝氨酸是核苷酸合成的重要前体。研究发现, 皮层主要通过葡萄糖从头合成丝氨酸,以m+3标记为主;而GBM则以环境中摄取的m+1丝氨酸为主。 13 C3-丝氨酸输注实验确认肿瘤更倾向于从血浆直接获取丝氨酸。RNA测序亦显示GBM上调丝氨酸转运体和代谢相关基因,反映其对丝氨酸的高需求。功能实验表明,当丝氨酸/甘氨酸被剥夺时,肿瘤细胞内丝氨酸与核苷酸含量显著下降,暴露出对外源供给的依赖。
在小鼠模型中,-SG (无丝氨酸/甘氨酸) 饮食降低了循环丝氨酸水平,并特异性削弱GBM的核苷酸合成与生长,而对皮层影响轻微。尤其是在丝氨酸高度依赖外源摄取的模型 (如HF2303、GBM38) ,-SG饮食显著延缓肿瘤进展并改善生存率,同时增强放化疗效果。而在丝氨酸主要来源于葡萄糖从头合成的GBM12模型中,-SG饮食则无明显作用。这一差异提示, GBM个体间存在代谢异质性,但具有外源丝氨酸依赖性,丝氨酸依赖模式或可成为分层治疗的依据。
综上所述, 本研究在患者和小鼠模型中,通过代谢示踪系统描绘了皮层与胶质瘤的代谢分工。正常皮层将葡萄糖碳投入TCA循环和神经递质合成,而胶质瘤则弱化这些“神经型”功能,转而重定向葡萄糖碳至核苷酸与NAD的合成,并在放疗后进一步上调嘌呤代谢以应对DNA修复。同时,GBM普遍存在对外源丝氨酸的高度依赖,饮食剥夺迫使其重新分配葡萄糖碳,削弱生物量合成并暴露治疗脆弱性。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脑癌代谢重塑的本质,也提供了代谢精准干预的可能:与其简单“限糖”,不如精准靶向“糖碳去向”与“丝氨酸依赖”,结合放化疗或核苷酸合成抑制剂,有望改善GBM的治疗结局。
索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