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01
为什么是 9.21: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她开始把钥匙放进冰箱,也忘了回家的路”。那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信号”。9 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9 月 21 日为阿尔茨海默病日,全球有超 5,500 万人正与痴呆共处,其中六到七成是阿尔茨海默病。到 2050 年,这个数字或将翻倍。9 月 21 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的意义,不止是“被看见”,更是用科学与同理心,为每一份记忆寻找守护。
Section.02
阿尔茨海默病 (AD) 发病机制
和已经批准的上市药物
阿尔茨海默病 (AD) 主要影响 65 岁以上的人群,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 的病理特征是细胞外淀粉样蛋白 β (Aβ)沉积形成老年斑块,以及细胞内过度磷酸化 tau(pTau) 蛋白聚集成神经原纤维缠结 (NFT)[1]。临床上,AD 患者表现出记忆力减退,通常伴有认知缺陷,包括失语症、构音障碍和空间可视化受损。
AD 的发病机制复杂,超过 95% 的病例是散发的,与多种因素有关,如 APOE 基因变异、低教育水平、吸烟等;家族性 AD (FAD) 占病例的不到 5%,是由特定基因突变引起的[1]。(详见往期:前沿进展 | 拯救消失的记忆:阿尔兹海默症何时能治愈?)
自 1993 年第一款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药物 Tacrine 被批准上市以来,已经有十余种药物先后上市。
Section.04
小结
阿尔茨海默病 (AD) 是一种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其核心发病机制涉及淀粉样斑块形成、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胆碱能缺陷以及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等其他因素。在临床上,虽然存在对症治疗,但针对淀粉样蛋白的新型 DMT (如 Aducanumab 和 Donanemab) 代表了重大进步。
近年来在早期发现和疾病精准分期方面的进展极大地提高了 AD 的及时诊断和预防。随着新的 Aβ 靶向疗法的出现,及时识别危险因素和早期症状变得越来越重要。使用多种诊断工具不仅对于准确诊断至关重要,而且对于预测疾病进展和实现早期干预也至关重要,这强调需要继续完善我们对 AD 复杂发病机制的理解,以支持未来的治疗进步。
[1] Liu E, et al. Updat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from basic research to diagnosis and therapies. Transl Neurodegener. 2024 Sep 4;13(1):45.
[2] Zhang J,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Mechanisms, clinical trials and new drug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4 Aug 23;9(1):211.
[3] Cummings JL, et al. Alzheimer's disease drug development pipeline: 2025. Alzheimers Dement (N Y). 2025 Jun 3;11(2):e7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