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大小鼠中Sa,Kp,Pp 3种常见病原菌的检测

2025-11-18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36

三种常见病原菌
肺炎克雷伯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常成对或短链状排列,具有肥厚荚膜,通常无鞭毛,无动力,但有菌毛,目前已发现超过80种不同的K抗原血清型和O抗原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可通过腹腔、呼吸道等途径感染小鼠,导致败血症和多器官衰竭。毒力因子包括:荚膜多糖、脂多糖、菌毛、外膜蛋白、毒素(部分高毒力株可能产生如肠毒素、细胞毒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分布于自然界(土壤、空气、水)以及人类和动物皮肤、鼻腔、黏膜上,是革兰氏阳性球菌。显微镜下常呈现葡萄串状排列,在培养基上可形成金黄色菌落。

嗜肺巴氏杆菌菌体多呈球状或短棒状单体排列,美兰染色可见典型两极着色现象。细胞壁结构经革兰氏染色验证为阴性,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其表面具有荚膜结构。嗜肺巴氏杆菌是布鲁杆菌科巴斯德氏菌属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啮齿类动物及实验动物体内,该菌种具有条件致病性,可引发免疫缺陷动物模型感染并造成严重后果。

新修订的国家标准《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GB 14922—2022)中,把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free,SPF)级小鼠、大鼠、豚鼠、仓鼠、兔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列为必要时检测项。在此前的国标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更是被列为必须检测项目。而肺炎克雷伯菌、嗜肺巴氏杆菌是SPF级大小鼠必须排除的病原体。

常见病原菌的检测
这三种菌在清洁级实验动物中检出率较高。需要一种快捷的检测方案实现三种菌的检测,并且检测准确度高,灵敏度高。

病原菌的检测通常依赖培养法的检测,通过几天的培养后观察病原菌的形态、染色等生化反应,判断菌的种类,这种检测方法对实验人员的经验要求比较高,培养时间比较长,遇到大量的检测任务时比较耗费时间和人力成本。

当前检测病原菌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是qPCR的检测方案。qPCR是对病原体核酸的指数级别的扩增,可放大检测信号,同时通过设计特异性的针对病原菌的引物来提升检测的准确性。

翼和生物Biowing®SPF级大小鼠常见病原菌qPCR检测试剂盒,采用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探针法qPCR技术,专为在多种样本类型中快速、高灵敏地筛查SPF级实验室大小鼠常见的6种病原菌而设计。

本试剂盒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技术,设计了3套引物探针,设置两管qPCR体系,分别在FAM(金黄色葡萄球菌Sa),HEX(嗜肺巴斯德杆菌Pp),ROX(肺炎克雷伯菌Kp)三个通道检测3种病原菌。该试剂盒具有以下特点:灵敏:检测灵敏度较高,10 CFU可被有效检出。稳定:全程闭管操作,无交叉污染。可靠:含内参对照,避免假阴性。方便:操作简单,一步法检测。

由于PCR反应非常灵敏,实验操作中应注意,以免发生核酸污染。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