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靶向PD-L1和PD-L2的124I标记双特异性抗体的构建和临床前评价

2025-03-13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375

文献信息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核医学科,国家药监局放射性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贵州医科大学医学院等团队的研究成果Construction and preclinical evaluation of a 124I-labelled bispecific antibody targeting PD-L1 and PD-L2(靶向PD-L1和PD-L2的124I标记双特异性抗体的构建和临床前评价)在学术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IF=10.057)发表。平生公司的小动物PET/CT(型号:Super Nova)产品在论文中提供了重要的肿瘤小鼠PET/CT图像和定量分析。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为北肿李囡主任医师、朱华研究员、杨志主任。第一作者为姚远同学。
 姚远,任亚楠,侯兴国,王培,朱锦玉,刘松,马晓琨,刘特立,杨志,朱华,李囡


文献背景
实验目的:目的NB12是一种双特异性抗体,由两个抗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纳米体和两个反程序性细胞死亡率配体2(PD-L2)纳米体组成。本研究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靶向PD-L1/2的新型示踪剂[124I]I-NB12,并进行临床前评估,动态监测PD-L1/2表达,以确定癌症患者对ICI治疗的反应性。

 实验方法:NB12在室温下用放射性核素124I标记。进行体外结合试验以评估[124I]I-NB12对PD-L1和PD-L2的亲和力。进行了细胞摄取、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分布实验,以评估其生物学特性。在不同时间点使用[124I]I-NB12进行微PET/CT成像。使用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实验。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主要器官病理学用于评估示踪剂的生物安全性。

实验结果:[124I]I-NB12的放射化学产率为84.62±3.90%,放射化学纯度(RCP)大于99%。[124I]I-NB12对PD-L1(Kd=19.82nM)和PD-L2(Kd=2.93nM)具有高亲和力。细胞摄取实验证实,A549-PDL1/2细胞对[124I]I-NB12的摄取大于A549细胞。分布相和消除相的半衰期分别为0.26小时和4.08小时。与注射后24小时的A549荷瘤小鼠相比,Micro-PET/CT显示A549-PDL1/2荷瘤小鼠的肿瘤区域有显著的[124I]I-NB12摄取。免疫组织化学和HE染色实验证实,成功构建了荷瘤小鼠。

实验结论:作者构建了一种靶向PD-L1和PD-L2的双特异性抗体,即[124I]I-NB12。生物学评估揭示了其对PD-L1/2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微PET/CT证实了在体内观察肿瘤PD-L1/2是可行的。使用[124I]I-NB12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策略,用于识别可能受益于ICI治疗的癌症患者。

实验方法
动物模型
使用5周龄雌性昆明(KM)小鼠进行药代动力学、生物分布和毒性试验。将A549、A549-PDL1和A549-PDL2细胞(1×106/100µL)注射到5周龄雌性BALB/c裸鼠的腋窝中,以构建皮下异种移植物小鼠模型。

 微PET成像研究

[124I]将I-NB12(3.7 MBq/200µL)静脉注射到携带肿瘤的小鼠体内(n=3)。在异氟烷麻醉下,分别在3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进行Micro-PET/CT(Super Nova PET/CT,Pingseng Health,China)成像,方案涉及10分钟的静态PET扫描。Avatar 3(Pingseng Healthcare)基于CT数据通过衰减校正重建PET图像。绘制感兴趣区域(ROI)并用于量化示踪剂摄取。结果显示为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在微PET成像前3天,给小鼠喂食0.5%的碘化钾溶液,作为甲状腺和胃的预阻断剂。

图5 肿瘤模型小鼠的微PET/CT成像和ROI分析。(A)肿瘤模型的微型PET/CT成像,虚线圆圈表示肿瘤病变。(B) [124I]I-NB12在不同时间点在A549-PDL1小鼠器官中的SUVmax。(C) [124I]I-NB12在不同时间点在A549-PDL2小鼠器官中的SUVmax。(D)不同时间点A549小鼠器官中[124I]I-NB12的SUVmax。(E)每组不同时间点的肿瘤SUVmax。

文献结论
在作者的研究中,作者评估并表征了[89Zr]Zr标记的Ab253(一种靶向人CD146的特异性抗体)作为CD146特异性黑色素瘤显像剂的能力,该显像剂能够描绘不同的CD146表达。对携带黑色素瘤的小鼠进行长达10天的PET成像,观察到肿瘤对放射性示踪剂的强烈摄取,这与CD146表达水平密切相关。体外和离体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在这里,作者展示了在黑色素瘤模型中使用Ab253作为体内靶向剂进行PET无创成像的能力。由于CD146在各种肿瘤中的过表达,特别是黑色素瘤,作者预计这种放射性标记的抗体将在黑色素瘤诊断、患者分层和治疗反应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使用设备


  Super Nova® Micro PET/CT(III 代外观图)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