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模型的研究及其在破解药物评价难题中的应用

2025-05-12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79

2025年5月10日是第22个“世界狼疮日”。据2023年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全球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约341万例,其中我国患者达70万~100万例,总数位居首位。

SLE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表现为皮肤病变、关节炎、肾脏损害等症状。患者常伴有疲劳、发热和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图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恶化示意图[1]

SLE发病机制复杂,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免疫反应失调,包括先天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SLE的易感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表观遗传因素、激素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可作为免疫反应物或诱导免疫反应物的产生,从而触发先天免疫系统中的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增强I型干扰素(IFN)的生成,或者调节T细胞和B细胞在适应性免疫系统中的发育和成熟,导致自身抗体的过度产生。
 

图2. 免疫激活物质的过度生产导致SLE发病的作用机制[2]

SLE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抗疟药和生物制剂。随着研究人员对SLE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特异性免疫抑制剂问世,包括生物制剂和小分子化合物抑制剂。目前批准上市的用于治疗SLE的药物包括:贝利尤单抗(Belimumab),阿伏利尤单抗(Anifrolumab),泰它西普(Telitacicept);在研药物靶点包括靶向B细胞:BAFF/APRIL、CD19、CD20、CD22、CD38等,靶向T细胞:共刺激因子CD28-CD80/CD86和CD40/CD40L、CTLA4、PD-1等,靶向细胞因子:IL12/IL23、IL17、IFN等,靶向胞内信号转导途径:BTK、JAK1/JAK2等,靶向DC细胞:TLR、BDCA2等。
 


图3.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靶点[3]

南模生物SLE模型及药效评估

在SLE的研究中,动物模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LE小鼠模型分为自发性小鼠模型、诱导小鼠模型和人源化小鼠模型。南模生物构建了肾切+Pristane+IMQ诱导的SLE模型人源化SLE模型(SLE病人的PBMC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M-NSG体内)。上述模型均能模拟人类SLE的典型病理特征,且验证数据稳定,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为SLE治疗药物的临床前开发与评价提供了有力工具,加速相关药物的研发。
 

/ 肾切+Pristane+IMQ诱导的SLE模型/

目前SLE诱导造模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降植烷(pristane)。Pristane是一种矿物油成分,它主要通过激活免疫系统中的B细胞来诱导SLE模型,疾病的发展过程更类似于人类SLE的慢性发病过程,但造模周期较长。二是利用咪喹莫特(Imiquimod, IMQ)。IMQ主要是通过激活TLR7来发挥作用,能快速启动免疫反应,发病相对较快,造模时间短,但其全身症状可能没有Pristane诱导模型全面和严重。

基于上述原理,南模生物通过肾切+Pristane+IMQ诱导构建了SLE模型,并且在不同品系(hCD3EDG/hCD19,BALB/c等)中进行了表型验证,该模型发病快,大大缩短了造模时间,表型明显,可用于SLE抗体类药物的药效评价。部分数据如下:

hCD3EDG/hCD19

图1. 肾切+Pristane+IMQ诱导的hCD3EDG/hCD19小鼠SLE模型。(A)体重;(B)体重变化。
 

图2. 肾切+Pristane+IMQ诱导的hCD3EDG/hCD19小鼠SLE模型。(A)血尿素氮;(B)血清肌酐。
 

图3. 肾切+Pristane+IMQ诱导的hCD3EDG/hCD19小鼠SLE模型。(A)第28天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B)第68天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
 
图4. 肾切+Pristane+IMQ诱导的hCD3EDG/hCD19小鼠SLE模型。(A)尿白蛋白;(B)尿肌酐;(C)尿蛋白与肌酐比值。
 
图5. 肾切+Pristane+IMQ诱导的hCD3EDG/hCD19小鼠SLE模型。(A)H&E染色代表图;(B)H&E染色组织病理学评分;(C)mIgG阳性细胞%。

/ 人源化SLE模型/

人源化SLE模型是将SLE患者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转移到免疫缺陷小鼠中。该模型可帮助更好地理解人类SLE的特征,用于抗体,小分子等药物的临床前测试,加速转化研究。

图6. SLE患者来源的PBMC构建的M-NSG小鼠SLE模型。(A)体重;(B)体重变化。

图7. SLE患者来源的PBMC构建的M-NSG小鼠SLE模型。(A)小鼠CD45阳性细胞百分比;(B)人CD45阳性细胞百分比;(C)人CD45阳性细胞在人CD45阳性细胞和鼠CD45阳性细胞中的百分比。
 

图8. SLE患者来源的PBMC构建的M-NSG小鼠SLE模型。(A)血尿素氮;(B)血清肌酐;(C)抗ds-DNA抗体水平。
 

图9. SLE患者来源的PBMC构建的M-NSG小鼠SLE模型。(A)尿白蛋白;(B)尿肌酐;(C)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

除上述模型外,南模生物还可提供SLE相关靶点人源化小鼠模型,助力新药开发。部分相关品系如下表:
 

如您有相关需求,欢迎拨打400-728-0660或者于微信公众号南模生物SMOC在线咨询,我们的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服务!

Reference:
[1] Pan Q, Gong L, Xiao H, Feng Y, Li L, Deng Z, Ye L, Zheng J, Dickerson CA, Ye L, An N, Yang C, Liu HF. Basophil Activation-Dependent Autoantibody and Interleukin-17 Production Exacerbat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Front Immunol. 2017 Mar 27;8:348. doi: 10.3389/fimmu.2017.00348. PMID: 28396669.

[2] Dai X, Fan Y, Zhao X.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updated insights on the pathogenesis,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herapeutics.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5 Mar 17;10(1):102. doi: 10.1038/s41392-025-02168-0. PMID: 40097390.

[3] Crow MK. Pathogenesi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risks, 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Ann Rheum Dis. 2023 Aug;82(8):999-1014. doi: 10.1136/ard-2022-223741. Epub 2023 Feb 15. PMID: 36792346.

关于我们

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Model Organisms Center, Inc.,简称"南模生物"),成立于2000年9月,是一家上交所科创板上市高科技生物公司(股票代码:688265),始终以编辑基因、解码生命为己任,专注于模式生物领域,打造了以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研发为核心,涵盖多物种模型构建、饲养繁育、表型分析、药物临床前评价等多个技术平台,致力于为全球高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等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产品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