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年,费希尔(Fischer)和克雷布斯(Krebs)因揭示磷酸化修饰是主要的生物调控机制,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至此,磷酸化修饰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得以确立,开启了深入研究的新篇章。
二、磷酸化修饰:生命活动的 “万能钥匙”
磷酸化修饰堪称目前已知分布最为广泛的翻译后修饰,真核生物中近三分之一的蛋白都能在某个时刻被磷酸化。在人类细胞中,已证实的激酶有 518 种,而植物拟南芥和水稻中预测的激酶数量更多,这表明植物的磷酸化功能可能更为复杂多样。借助质谱技术,研究人员在哺乳动物和植物中鉴定出大量的磷酸化蛋白和位点,其数量远超人们的想象,充分显示了磷酸化修饰在生物体内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磷酸化修饰就像蛋白质的 “功能开关”,通过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将 ATP 的磷酸根基团转移到蛋白的氨基酸侧链上,实现对蛋白质活性的调控。这一过程通常是可逆的,激酶负责磷酸化,而磷酸酶则负责去除磷酸基团,两者相互配合,精准调节蛋白质的功能状态。
在营养和代谢感知信号通路中,磷酸化修饰帮助细胞监测氨基酸、糖等营养物质的水平,并及时调整代谢策略,确保细胞的能量供应和代谢平衡。在免疫反应中,免疫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病原体后,磷酸化修饰启动下游信号转导,激活免疫细胞,对病原体进行清除。细胞因子与受体结合后,通过磷酸化修饰引发一系列信号级联反应,调节细胞的生长、迁移、死亡等行为。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也离不开磷酸化修饰,它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对逆境的响应等过程。在干细胞领域,检测 Wnt/β -catenin、Notch 等通路中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能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状态。在神经活动中,神经递质受体和离子通道的磷酸化修饰,影响着神经信号的传递和神经元的功能。生物节律的调控也与磷酸化修饰密切相关,如酪蛋白激酶 I(CKIε)对哺乳动物昼夜节律的调节。此外,当细胞受到氧化应激、DNA 损伤等外界刺激时,磷酸化修饰迅速启动,帮助细胞做出适应性反应。
(三)转录调控的 “导演”转录因子的磷酸化修饰可以直接激活转录因子,使其进入细胞核与 DNA 结合,启动转录过程;也可以通过修饰转录因子和转录共调节蛋白,影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间接调控转录活性;此外,磷酸化还能调控转录因子的降解,通过泛素化途径实现对转录活性的精细调节。进入细胞核后,磷酸化修饰通过调控 SWI/SNF 重塑复合物的活性、直接修饰组蛋白以及调节组蛋白甲基化酶和去甲基化酶的活性等方式,改变染色质结构,为转录复合物与 DNA 的结合创造条件。最后,磷酸化修饰还能影响转录因子与 DNA 的结合能力,以及基础转录复合物的活性,确保转录过程的顺利启动。
(四)线粒体功能与能量代谢的 “掌控者”在代谢过程中,磷酸化修饰是调节代谢酶活性的重要方式。以葡萄糖代谢为例,从糖酵解到三羧酸循环,每个代谢步骤中的关键酶都存在磷酸化修饰形式,通过这种方式,细胞能够根据自身的能量需求,灵活调节代谢速率。
(五)细胞骨架的 “建筑师”例如,CDC42/Rac/PAK、Rho/ROCK 等信号通路中的蛋白磷酸化水平变化,会影响细胞骨架的重组和细胞的运动能力;cofilin、VASP 等细胞骨架结合蛋白的磷酸化修饰,能改变它们与细胞骨架的相互作用,进而调节细胞骨架的稳定性;而 actin、tubulin 等细胞骨架蛋白的磷酸化,则直接影响微丝、微管的聚合和解聚,决定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六)单细胞生物的 “生存智慧”尽管目前我们对磷酸化修饰的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有许多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在未来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将聚焦于具体生物过程中参与磷酸化修饰的蛋白鉴定、磷酸化修饰的精确机制解析以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等方面。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磷酸化修饰这把 “分子钥匙” 将为我们打开更多生命奥秘的大门,为人类健康和生物科学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