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CHO宿主细胞残留DNA对人体的危害

2025-07-21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83

在生物制药领域,CHO(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是常用的表达系统,广泛用于生产重组蛋白药物等。然而,在药物生产过程中,若未能彻底清除 CHO 宿主细胞残留 DNA,可能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多方面的潜在危害,主要体现在致瘤性、传染性和免疫源性三个层面。​

致瘤性​
从致瘤性角度来看,CHO 宿主细胞的基因组序列若残留并进入人体,存在插入人体染色体的风险。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可能会激活人体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如 Ras 癌基因。原癌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对细胞的生长、分裂等过程起调节作用,但当被激活后,会导致细胞增殖失控,进而引发肿瘤。同时,残留 DNA 还可能抑制抑癌基因的功能,抑癌基因如同细胞内的 “安全卫士”,能够阻止细胞异常增殖,其功能受抑制会进一步增加细胞癌变的可能性,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传染性​
就传染性而言,CHO 宿主细胞 DNA 中可能潜藏着病毒基因组,比如 HIV 病毒基因组。如果这些携带病毒基因组的残留 DNA 进入人体并整合到人体基因组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能会进行扩增并产生具有传染性的病毒粒子。这些病毒粒子会在人体内传播,感染健康细胞,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相应的传染性疾病。这不仅会危害受感染者的健康,还可能在人群中造成传播,带来公共卫生安全隐患。​

免疫源性​
再看免疫源性,CHO 宿主细胞作为一种微生物来源的细胞,其基因组 DNA 富含 CpG 和非甲基化序列。当这些残留 DNA 进入人体后,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异物,从而诱发免疫反应。免疫系统会启动一系列防御机制,产生针对这些 DNA 的抗体。然而,这种免疫反应可能过于强烈或失衡,进而攻击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频繁的免疫反应还会消耗人体大量的免疫资源,降低人体对其他病原体的抵抗力,影响整体健康状况。​
 
综上所述,CHO 宿主细胞残留 DNA 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在生物制药过程中,必须采取严格的纯化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清除残留 DNA,以保障生物制药的安全性,维护人体健康。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