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电镜样品冷冻固定技术选用指南:一文理清两大核心技术

2025-08-22     来源:徕卡显微镜     点击次数:47

冷冻固定技术决定了电镜图像的真实性和分辨率

在电子显微镜研究中,样品冷冻固定技术是决定成像质量的关键环节。如何在瞬间“定格”生物样品的原始状态,避免冰晶损伤和化学假象?两大核心技术各展所长,本文将为您理清思路。

高压冷冻技术(HPF):厚样品的黄金标准

原理:

利用2100 bar高压降低水的冰点,配合液氮喷射实现12,000°C/s以上的极速降温,使样品中的水形成非晶态冰而非破坏性冰晶。

优点:

✦可处理200μm厚度的样品(如动植物组织、细胞团)

✦保存细胞器膜结构完整,最接近生理状态

✦毫秒级捕捉动态过程(需配合光/电刺激模块)

局限:

✦设备复杂度高,需专用仪器

✦液氮消耗量大(Leica EM ICE约30升/天,比同类型产品型号节省70%以上的液氮)

适用样品:

动物组织、植物组织、三维细胞培养物、细菌、病毒等

投入冷冻技术(Plunge Freezing):薄样品的效率之选

原理:

将样品载网直接投入-196°C液态乙烷/丙烷,实现超高速冷冻

优点:

✦操作简便快速

✦成本低,无需复杂设备

✦完美保存表面纳米结构

局限:

✦仅能处理<10 μm超薄层样

✦厚样品内部易形成冰晶

适用样品:

病毒颗粒、蛋白质溶液、脂质体、单层细胞

徕卡显微系统:全流程冷冻解决方案

针对不同研究需求,徕卡显微系统提供专业级电镜冷冻制样设备

Leica EM ICE高压冷冻仪

整合光/电刺激模块/活细胞和冷冻光电关联/冷冻断裂蚀刻,5种波长LED实现毫秒级动态捕捉,支持连续处理9个样品,日耗液氮仅30升,是神经突触传递等细胞和组织研究的利器

Leica EM ICE
应用案例: Dinoflagellate_plankton

Leica EM GP2投入冷冻仪

自动吸除多余液体,温湿度可控环境箱(4-60°C,湿度99%),实现薄液层样品的一键式玻璃化冷冻,操作效率提升50%。

独特的单面滤纸吸附设计,可有效保护样品不被挤压,尤其是外泌体、单层细胞等易被挤压形变的样品。

Leica EM GP2

单面滤纸吸附

​应用案例:细菌/蛋白/囊泡/微管

Leica EM AFS2冷冻替代仪

专为HPF样品设计,程序化温控替代流程(如-90°C维持72小时,连续可控梯度升温),搭配自动试剂处理系统,消除冰晶重结晶风险。

Leica EM AFS2

电镜的世界里,

没有“差不多”的影像,

只有“恰到好处”的技术选择

徕卡显微系统为您的超微世界提供

从冷冻到成像的全周期护航

点击此处申请样机试用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