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品的来源途径及其权威性和适用范围差异
2025-08-25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21
标准品,也称为标准物质,是指用于检测、校准、分析和验证测量方法的具有确定特性量值的物质。它们在药品、生物制品、化学分析等领域中至关重要,用于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标准品的来源广泛,不同来源的标准品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其认证和质量控制体系也各有规范。
标准品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四类,其权威性和适用范围各有差异:
一、国家层面的标准品来源与管理规定
1、国家标准化组织:各国设立的国家标准化组织负责制定和推广国家标准,并提供认证的标准品,以确保国内实验室和行业的质量控制。
2、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单位:在中国,标准品、对照品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单位制备、标定和供应,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是重要的提供单位,其收载的标准品、对照品目录每年向各省级药品检验所发送。
二、国际层面的认证机构
由美国药典委员会(USP)、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EDQM)等国际组织发布,附带完整分析证书,具备全球公认的权威性。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作为国际标准制定组织,通过成员组织共同制定国际标准,提供包括化学品、生物制品、环境样品等多种类型的标准品。
三、专业机构与企业提供的标准品
化学品制造商:生产并供应各种化学物质的标准品,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的质量控制和分析。
生物技术公司:提供蛋白质、抗体、细胞系等生物制品标准品,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和质量控制。
需核查企业是否通过ISO 17034标准物质生产者认证,并确认产品批次的检测报告有效性。
四、企业内部标定的工作标准品
由企业自身通过法定标准品标定后使用。
此外,还有杂质标准品,分为定性用和定量用,这些标准品可以来源于法定标准品或由企业自制。标准品的特性包括均匀性、稳定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确保在不同实验室和不同时间点上的一致性。它们在药品检验、食品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广泛应用,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