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在真核细胞的生命进程中扮演核心角色。Cullin-RING E3泛素连接酶(CRLs)作为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哺乳动物细胞内最大的E3酶家族,负责特异性识别、泛素化并降解底物蛋白,从而精密调控多种生理过程。CRL3作为其中一类重要亚型,特异性地利用BTB结构域蛋白作为底物适配子。人类基因组编码超过180种BTB蛋白,CRL3复合物广泛参与糖脂代谢、癌症发生、细胞周期及发育等重要生物学事件。然而,由于CRL3结构复杂,其分子架构与催化机制仍存在大量未知。
2024年2月8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孙蕾研究员、陈振国研究员团队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Bruce Beutler院士合作,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Dynamic molecular architecture and substrate recruitment of cullin3–RING E3 ligase CRL3KBTBD2”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CRL3KBTBD2对p85α的特异性招募为模型,系统解析了该E3连接酶在催化循环中的动态结构变化与功能机制。
2. CRL3 KBTBD2的催化循环涉及哪些动态结构状态?
本研究成功解析了CRL3 KBTBD2在多个功能状态下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包括自组装、底物招募(与p85α结合)、活化(NEDD8修饰)、去活化(与CSN结合)及底物受体交换(与CAND1结合)等七种状态,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CRL3催化循环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KBTBD2本身具有二聚化能力,使得CRL3 KBTBD2可形成四聚、六聚甚至八聚体的高级结构,其酶活中心在未结合底物时处于遮蔽状态。而在与p85α、NEDD8或CSN等因子结合后,复合体逐步解离为活性二聚体形式,暴露出底物结合及催化位点。
3.CRL3如何特异性识别并招募全长底物蛋白?
阐明CRLs家族对底物的识别机制一直面临巨大挑战。该研究首次系统性揭示了CRL3 KBTBD2与全长p85α蛋白的互作模式:KBTBD2通过其BTB-BACK与Kelch结构域协同作用,与p85α形成多界面结合,为底物识别提供高亲和力与特异性。该工作填补了CRLs招募全长底物的结构机制空白,为理解E3连接酶的底物选择性提供了新视角。
值得关注的是,同期《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推出了“泛素化”专题,发表了多篇相关研究及评论,反映出该领域在机制探索与临床应用方面的持续活跃与重要性。
结语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维持蛋白质稳态和细胞功能中发挥核心作用,其失调与多种重大疾病密切相关。目前,以该系统为靶点的药物研发已在肿瘤治疗中取得实质性进展,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去泛素化酶抑制剂和泛素化酶调节剂等多类化合物。未来研究将继续深化对该系统调控机制的理解,推动更具选择性和高效性的治疗策略的开发。
产品信息
杭州斯达特 (www.starter-bio.com)志在为全球生命科学行业提供优质的抗体、蛋白、试剂盒等产品及研发服务。依托多个开发平台:重组兔单抗、重组鼠单抗、快速鼠单抗、重组蛋白开发平台(E.coli,CHO,HEK293,InsectCells),已正式通过欧盟98/79/EC认证、ISO9001认证、ISO13485。